陆景堂也发现了,他家小五郎好像对水特别感兴趣。
平时洗澡进了澡盆就不愿出来,也爱喝水喝汤,他煮菌汤,小家伙能喝个肚圆。
以前也是这样吗
陆景堂稍稍回忆了一番,没想出个所以然。
他摇摇头,许是因为天热吧,太热了他也总想喝水。
陆景堂给景年换了一身衣裳出来,陆杨氏和小刘氏已经把饭做好了。
如陆杨氏所说,锅灶都是现成的,柴火他们自己带的有一些,一两顿饭还够用。
午食陆杨氏兑现承诺,烙了白面的饼子,当然也做了粗粮饼。
白面的饼子几个孩子一人一个,大人们吃粗粮饼。
陆杨氏比她婆婆大方,虽然粮食也分的不多,但招待弟妹,饼子份量是做够了的。
长辈们三两口吃完饭,便忙碌开来。
他们那房子破成那样,一时半会儿想盖好是不能了,好在找到了住的地方,可以先解决其他当务之急。
陆文元打算回去跟爹娘借着启动资金,不管是付租房的钱,还是重新盖房,手里头一点儿钱都没有是不能的。
陆文仲去给景年几个请大夫看病,陆刘氏昨日给的一点儿看病钱还在陆杨氏怀里揣着。
二房夫妻也添了一点儿,算是三郎的医药费,横竖三个孩子是一样的病症,无非是轻重不同,应是可以用一样的治疗方案。
另外,他们夫妻俩私下商量着,回头送些粮食过来。
大哥大嫂这日子不好过,他们不能再给人家平添负担。
家里两个男人都去办事了,陆杨氏和小刘氏也没闲着,她们要把带过来的家当安置下来,清点一下缺了什么,回头手里有钱了得慢慢置办。
两人俱是手脚麻利的妇人,很快就归置好了,而后商量了一下,打算去把祖宅废墟收拾一番。
陆景堂立刻道“阿娘我也去。”
陆杨氏不愿意“你病还没好”
“不过是疹子而已。”陆景堂不在意道“不碍我出力气。”
他干惯了农活,力气十分大,多做一些,他阿娘和二婶娘就能少做一些。
陆蓉和三郎纷纷表示他们也去,景年追在阿兄身后,急得跳脚“还有年哥儿年哥儿也去”
小刘氏见他小小一个人儿,十分逗趣,便笑道“五郎你去能做什么石头比你还大,你搬得动泥堆比你还高,你爬得上去还是留家中看门吧”
这不过是玩笑话,人生地不熟,怎么敢将崽崽一个人留在家中。
景年哪晓得婶娘是在打趣他,一听说不带他,泪花都要涌出来了,憋红了小脸抱着陆景堂大腿不放“阿兄,一起,年哥儿一起”
陆景堂觉得幼弟可怜又可爱,忍不住将他抱起,给他擦擦泪。
可是噙着一包泪的崽崽实在软萌可欺,陆景堂自己也没忍住,笑着说“带你一起,咱家的门谁看”
景年委屈地看了眼大门,搞不清楚为什么一定要让他看着门。
他抽抽噎噎道“阿兄、阿兄我们把门带着吧,年哥儿背、背着门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