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笑了一下,忽然起身走到谢夫人的面前,捏住她的肩膀,“我怎知是否有诈劳烦谢夫人跟我走一趟。”
谢夫人脸色微变,感觉到肩胛骨一阵酸麻。
一盏茶后,谢夫人神色如常地回到车驾上,吩咐车夫去城外的永安寺。
“夫人,天色已经不早了。此时去永安寺,恐怕太阳落山前赶不回来了。”
“那今夜就宿在永安寺,遣人回去说一声便是。”
谢夫人如此说了,车夫也只能照办。
永安寺的香火依然不旺,上山的路上鲜见人影。山门前有几个黄衫小僧在扫落叶,听到牛车的响动,奇怪地看过来。
有一个认识谢夫人,立刻迎上前,“夫人,您怎么来了也没提前告知蔽寺一声,什么都没有准备。”
谢夫人淡淡道“不必准备,我就是想来看看。仍旧安排我在藏经阁住下就行。”
“您里面请。”小僧抬手。
谢夫人走过熟悉的庭院和小道,抵达那座藏经楼。小僧施礼,让她自便,就离开了。谢夫人吩咐随行的人都留在外面,她自己推门进去。
藏经楼有一段时日没人住了,加上昨日大雨,有一股潮湿发霉的味道。她等了一会儿,西面的窗户被推开,然后有几道人影如鬼魅一般跳进来,几乎没有弄出声响。
刚才跟她在金陵馆接头的人走过来,低声说“谢夫人,您带路吧。”
谢夫人走到那个书架前,转动瓷罐,北面的墙上立刻分开,出现一个入口。谢夫人熟门熟路地拿下墙上的蜡烛,走了进去。那个黑衣人就指挥同伴,谨慎地跟在她的后面。
那条通道不算长,尽头处有光亮,大概不足百步,就到了后山一片平地。
那儿有一座孤零零的佛塔,用石头所砌,稍显简陋,塔前还有一个木头的小案,上面放着空道僧的牌位和一鼎陈旧的小香炉。黄昏的道道金光洒在佛塔上面,仿佛笼罩着一层神圣的光晕。
谢夫人对着佛塔深深鞠躬,然后对身旁的人说“就是那儿了。”
黑衣人命一人看着谢夫人,其余的人涌过去,围着佛塔还有旁边的草庐一阵翻找。最后那个黑衣人发现塔尖有异,用力拔开,伸手从里面拿出了一卷羊皮纸。他打开那羊皮纸,欣喜若狂,“找到了果然在这里”
其余散开的众人都围了过来。
他只扫了一眼,就觉得有股说不出的古怪。
但现在他也无暇多想,将羊皮纸卷了起来放入怀中,然后走到谢夫人面前,“多亏谢夫人帮忙,我觉得您一定很想文献公,这便去陪他吧。”
谢夫人大惊,往后退了一步。那黑衣人领着大部分人沿原路返回,只留下一个同伴,手中寒光乍现,逼了过来。
“你想干什么”谢夫人再无法维持镇定,转身就想跑,却被那人一把按住肩膀,匕首猛刺了过去。
利刃没入血肉,刺中要害位置,人几乎来不及放出声响,就倒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