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给他请脉的,是翰林医局资格最老的一位李姓医官,人瘦津津的,略有些肿泡眼。
听到沃檀嘴里喊的话后,李医官的指骨,明显蜷了一下。
沃檀放缓动静慢慢走了过去,待李医官诊完脉,她才小心翼翼地问“王爷今天好些了么”
“王妃娘娘照顾得好,吕老也看顾得勤,比之昨日,王爷自然是好些了。”那李医官笑着答道,神色已无异。
“那就好。”沃檀松了口气,但立马去拽景昭“对了,我刚刚那话还没完,听说泄题查出来是礼部尚书做的,而且他受的还是太子指使”
冒冒失失,不顾仪态。
不仅如此,她还偏头找旁的人搭腔“李医官,你不是打宫里头来么,应该晓得这事吧”
始料未及被问到,李医官眼珠一颤,连忙摇头“小臣日日在翰林院,还不曾听闻这些。”
倒是田枝接了话道“王妃耳朵不好使啊,刚才您偷摸去吃面那家馆子里头,不是有人说得很清楚了么两个考生找的同一个西席,也怪他贪得无厌,别的人代笔只敢接一家,他瞒着接俩。还粗心把溅墨点子的废稿给装到另一个函封里头,才害这事给发作了。”
“啊那太子这下,可算是完了。”沃檀故作慨叹“也不知道陛下还会不会护他,毕竟这么大事呢”
这么片刻,李医官写好方子,恭恭敬敬告退了。
沃檀也客客气气让田枝去送,待人都离开后,她立马变脸哼了一声,掩在帕子后头作嘴型道“贼医官,皇帝派来盯梢的泼才”
景昭捂着帕子咳了咳,待气息匀顺后摸着她的发丝“老祖母可还好”
“能吃能睡能下地,比你可硬朗多了。”沃檀走去桌子旁倒了杯茶,一气饮尽。
重新倒了杯温的回到榻边后,她递给自己夫婿,看他连喝水都要分几口,不由愁大了头。
作戏什么的虽然有意思,但天天要端着,话也不能随便说,她恨不得明天就把所有事情给了结。
但心急吃不上热豆腐,何况这是朝堂大事,又哪里凭人心急就催得动的。
景昭吃完药后不久,黑夜便盖了下来。
草丛里的蚂蚱已经饿死得差不多了,这时节,外头只听得到老鹧鸪的叫唤声。
沃檀草草用了几口晚膳,也早早地熄了灯烛,除鞋上榻。
被窝暖和,还有微弱的药香。
怕过了病气给她,景昭早便提过要分榻,起码分被睡,但都被否了个利落的。这会儿夫妻二人同盖一床被,在里头边摸手,边说悄悄话。
沃檀聒噪,话密起来便像给人耳朵搔痒似的,闹得景昭总要侧一侧头,躲避她口鼻之间喷出的热息。
且他这妻有时候不想说话了,就往他手心写字,一笔一划摩挲着,挠得人心也难定。
而在手上写字还算她宽容了,不安分起来,她的指腹会落在他的胸背或脖颈,甚至大腿,更甚至直接上毛笔。
比如这会儿,他侧面卧着,后背有尖尖的笔头在上面写着“你这病什么时候能好”
只比蚊虫叮咬力度大些的笔触落在背上,那笔像故意顺着他筋骨的走向在游走,痒嗖嗖的,令他浑身血液都往那处冲去。
明明还隔着层衣料,人却如同吞了阿芙蓉,神魂要落不落,只能抓着被卧的边,竭力克制。
再一次,景昭体会到什么叫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早知有今日,就不该教她玩毛笔。
缩了缩腿,景昭勉力收着理智,极小声答她“再过一段时间,莫急。”
想是背向的姿势吞音,没怎么让沃檀听清,她引身趴去他颈旁“什么”
贴得这样近,景昭只能埋头去避“秋闱案起,陛下再想保太子也不能够,何况还有旁的事在后头。”
沃檀挎住他,这回也不用毛笔了,直接伸手在他脖缘写“所以太子怕被废,会铤而走险去轼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