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刘嘉的要求十分为难。
有人愿意给钱是好事,但是这个公司以后会不会干出什么丧心病狂的事,连累学校
等见到刘嘉之后,哥伦比亚校长笑起来“又是中国人。”
他的小声嘀咕被刘嘉听见“又前面已经有中国人要冠名了吗”
“哦,看来您还不知道。”校长指着窗外某处建筑“那里,是我们学校的汉学系。”
汉学系现在
哥伦比亚大学这么有前瞻性
“这是二十年前一个中国人捐的,让当时的校长十分为难。”
校长说起汉学系的建立过程,1901年6月一个叫丁龙的中国人寄来了一万两千美元的现金支票,希望哥伦比亚大学能成立汉学系,让全世界的人知道他的祖国拥有光辉灿烂的文明,而不是很多人眼里落后愚昧的国家。
“一万两千美金,说少不少,但是为了一万两千美金开办从来没有任何一个学校有过的汉学系,将来的费用谁出,会不会有学生,都没有人知道。”
刘嘉没有说话,她知道后面肯定还有转折,她不相信哥大当年的校长能这么善良,经过一番心理纠结,就点头同意了。
果然,后面有一个叫卡本蒂埃的大富豪连续不断的捐钱,清廷也捐了五千册中国古典书籍过来。
哥大校长想让卡本蒂埃的名字命名这个系,清廷希望用李鸿章或者伍廷芳的名字来命名。
谁都不想让一个籍籍无名的中国人来命名。
是卡本蒂埃的坚持,才有了“丁龙汉学讲座教授”这么一个位置,是哥大东亚系的最高荣誉。
这些事刘嘉都不知道,顾宗华轻声告诉她“我知道卡本蒂埃,他给广州博济医学堂捐款两万五千美元,做了一幢楼。”
“没听说过,这医学堂后面是改名了还是怎么”
“改成岭南大学医学院了。”
刘嘉想了半天,还是没听说过,大概后来不是拆了就是合并了,要么改名了。
算了,这些细节不重要。
刘嘉问校长“后来丁龙和卡本蒂埃怎么样了”
“听说丁龙回国,卡本蒂埃先生1918年已经逝世。”
校长非常热情地介绍了很多,刘嘉总觉得其中有诈,名校的校长这么平易近人的吗
想当初就是因为哈佛校长对表示想捐赠校舍的老夫妇爱搭不理,老夫妇一琢磨,那咱不如自己建个校吧。
然后,就有了斯坦福大学。
这位哥伦比亚大学的校长跟她拼命扯这么多,还说丁龙的事迹,怎么看都是向她展示看,你的前辈直接捐了一个系,你只冠名一个比赛是不是差了点意思
“原来贵校与我国有这么深的渊源,”刘嘉十分感动,“我也想为汉学系做点事,鉴于贵校的新闻系是业界最强,所以,我希望能将汉学系和新闻系结合,成立一个新闻奖项,类似普利策新闻奖,不过题材限定于中国,无论是发生在中国的事情,或是中国人在世界各国发生的事,都在提名范围之内。”
这个奖项的范围就是中国人在随便什么地方发生的新闻
“如何选择评奖嘉宾您比较专业,您看应该怎么选。”刘嘉看似十分谦虚。
实则意思十分明显
我出钱办的奖,你不带我或是我指定的人合适吗
要是我死活不同意的新闻,评委让它得了奖,你看我会给钱吗
评委选什么人你自己看着办。
校长本来只想忽悠刘嘉捐钱给汉学系买个图书馆或是一个教学楼什么的,谁知道她直接提出要成立奖项,还给设了这么大的一个限制。
“哦,ea小姐,您的提议非常重要,我需要跟其他校董商议。辩论赛冠名的事,我们也要开会讨论。”校长只得暂时做罢。
临走的时候,刘嘉和顾宗华获赠汉学系学生制作的两个小灯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