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咖啡馆里,她听见旁边有游客说今天教堂有唱诗班,还说这里的唱诗班都是孩子,声如天籁。
萨尔斯堡的教堂本身也是一处名胜,刘嘉喝完咖啡就走过去。
这座兴建于十七世纪的巴洛克式建筑,在夕阳下有一份古朴庄严的味道,刘嘉坐在最后一排,抬头看着大厅两旁华丽的浮雕,还有圣坛上方的彩绘。
教堂一向是很多设计师灵感的来源,香奈尔的风格就明显带有修道院的气质。
刘嘉想起迪米崔大公的姐姐,最近事情多,一直没有机会拜访她,她也是在修道院长大,说不定她的绣品会有与普通俄罗斯风情不一样的味道。
等回去找她。
刘嘉抬头看着圣坛上的十字架,对耶稣说“能让二战不发生吗”
耶稣不语。
又问“能让鬼子不惦记中国吗”
耶稣无声。
再问“能让我发大财,富可以敌罗斯柴尔德家族吗”
从身后传来一个少年的声音“你好。”
刘嘉转过身,是那个吃了她一半苹果卷的少年,他穿着绿色长袍,手里夹着一个大大的夹子,一双清澈的眼睛看着她。
“hi”刘嘉只会十几个德语单词,虽有心跟他多聊几句,无奈,聋哑文盲是没有前途的。
此时有人叫他“卡拉扬,你怎么在这准备练习了。”
第一个单词,刘嘉听懂了。
少年应了一声,对刘嘉说“再见。”就转身跑开。
刘嘉在他背后轻轻喊了一声“赫伯特”
少年回过头,冲她笑笑,挥挥手,又跑了。
赫伯特冯卡拉扬,指挥之王啊,曾与无数顶尖乐团合作过,b站上的各种交响乐,必有卡拉扬版。
很快,弥撒开始,唱诗班的童声真如天籁一般,清扬悠远,在高大的穹顶之下回荡。
听不懂德语的刘嘉在听完唱诗班的歌声之后就出来了,此时暮色四合,四周路灯把青石板地面照得反射出幽光。
她站在教堂前面,看着前方,思考人类历史上最难的问题之一晚上吃什么。
没有旅行指南,没有大众点评,人生地不熟的,只好走到哪儿算哪儿。
刘嘉忽然听见了英语,有人向她问路,刘嘉尴尬地笑笑“我今天刚来。”
“往前走,向右拐,再往前走,就到了。”少年响亮的回答。
刘嘉转过头,回答的人正是卡拉扬,原来他会说英语,那就别走了。
刘嘉先问他有没有附近有没有好吃的餐厅,又问他知不知道这两天维也纳音乐协会金色大厅的演出信息要去哪里看。
“明天,有我的演出。”卡拉扬说。
刘嘉困惑“唱诗班,金色大厅还有这个演出项目”
“是钢琴。不过,我更喜欢在唱诗班参加合唱。”
“有意思,票好买吗我明天也去维也纳,想去,不知道还能不能买到票。”
卡拉扬耸耸肩“你要是想去的话,我有赠票,可以带你进去,不过要穿正式的礼服。”
“我有。”
刘嘉这次出来刚好带了一条,预备着万一有晚宴之类的特殊场合要穿,她很开心地确定了时间地点,就等着明天进金,色,大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