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拿了缎被面的也纷纷回去拿钱。
也有跟张静一样去本家叔叔大爷家里问的。
不多时,前后胡同的人就都听说了这条胡同里新搬来的那户人家弄了批缎被面。
这次就发过来二十条,文霞自己留了一套,也就是四条不同颜色的,剩下的都按照常庆给标的价格卖了。
还有好几个消息知道晚的,来了已经没有货了。
缎被面是没有了,可毛衣、喇叭裤和在这边百货大楼里没见过的样式的鞋子还有,一直到他们吃着晚饭的时候还有人来。
就连这条胡同里走高冷范的于莲花都屈尊降贵的来了一趟,但她来的时候缎被面早就卖完了,没看衣服,转身走了。
光在家里就卖了一千多块钱。
不过文霞不知道成本,所以她算不出利润。
可大家的认可给她增加了不少信息,准备明天带上一批货出去卖卖试试。
骆听雨眼睛骨碌一转,佯装好奇地问“妈妈,是去我们要租的那个店门前头摆吗”
文霞一怔,跟着笑道“是啊,九九不提醒妈妈都没想到。”
去那边摆摊,也可以顺势告诉人家将来在这边开店,以后有需要的话可以直接去店里买。
虽然合同还没签
第二天她跟文喜粮一人带了一包毛衣和牛仔裤,去了和平大街。
骆听雨这操心的娃娃在家里也等的坐立不安,不知道她老妈生意咋样。
今天还有来家里问缎被面的呢,邢爱燕只能歉意的回了。
文霞跟她爹中午吃饭前就回来了,空着车子,一脸的喜悦。
邢爱燕一瞧,就知道买卖不错。
不提老家村里和这边胡同里的人拿货,她这还是头一次正经出去摆摊。
骆常庆在信上叮嘱的很仔细,自己衣服鞋子的卖点是什么,跟百货大楼卖的比优势在哪里。
文霞按照他教的说,刚开始有些僵硬,后头慢慢就熟练了。
二三十一件的衣服在这时候来说贵吗贵
那你凭啥张口就要二三十一件
它肯定得有值这个价的地方在才行。
这就要看卖货的人怎么说了。
文霞底气很足,大大方方地表示“你们可以去百货大楼转转看看,有没有这种款式的毛衣再看看这纺织工艺和用的毛线,搭手一摸就跟攥着一团棉花似的,这穿在身上得多舒服啊还有这颜色”
“这牛仔喇叭裤咱这边百货大楼里可没有卖的,款式绝对不一样,我们还比他们便宜一块钱”
百货大楼我招谁惹谁了
爷俩吃完饭,又带上一批货出去了,直到傍晚才进门。
还带回来一个消息,塑料二厂那边的条子批下来了,明天去厂里签合同。
也是凑巧,他们在那房子前头摆摊,厂里领导正因为提到打通墙面的事过去看,就碰上了。
打通的事也批准了,不过人家要求退的时候得把墙再填起来。
门窗如果重新修整、扩大,到时候可以不用再复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