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古董不重要,骆听雨就是觉得上头的画好看,刀枪人马,画的栩栩如生。
“爸,咱自己留一棵君子兰养着,种这花盆里。”
这花盆不小,提着还挺沉。
骆常庆也相中了,人家要八百,他还六十,人家看那样子真要骂街了,最后加了二十提走。
还从他这里买了批铜钱,买了两块玉。
都是蒙着头划拉。
“好看是好看,太笨重了”骆常庆抱紧花盆,叮嘱闺女,“你跟紧我啊。”
“跟着呢”骆听雨攥着老父亲的衣角,扭头扫着两边的摊子。
哎,上一世的知识储备量太少了。
早知道会重生,提前学一学啊。
古玩爷俩不懂,倒是在看见旧书摊的时候爷俩眼睛齐齐亮了。
这个懂,上头有字
骆常庆道“走,咱先把花盆收起来,回来选点书。”
收了花盆,爷俩回来往这儿一蹲,眼睛都不够使了。
骆常庆挑了一本,摊主扫一眼马上道“清朝的私家刻本,要的话三千拿走。”
爷俩
好吧,书摊里也有古董。
俩外行还是不懂。
骆常庆硬着头皮还价“三十卖不卖”
摊主二话没说把书抽过去扔一边了,估计心里在骂街。
爷俩尴尬的笑笑,选了几本不是古董的书。
有几本民国版的,骆常庆都不敢问价了,挑了一堆感兴趣的,让老板算账。
这一堆还不到二十。
老板见这一大一小是真心买书,不是来捣乱的,就多说了句“刚才那本清朝刻本你如果真想要,两千拿走。”
骆常庆接过来看了看,还了个两百。
摊主虽然没骂街,但也果断不再谈了,笑道“你是真不懂”
不懂就不懂吧,人家说的也是实话。
骆常庆提上跟闺女精挑细选出来的书走了。
逛的时候也从其他路人嘴里听了两句,知道这潘家园早上三四点就开,他们来的晚了,早上真能淘到好东西。
当然,是路人议论,就骆常庆的水平来说,早来晚来没啥差别。
之后又选了几幅画,几个花瓶、鼻烟壶、玉镯。
真假不论,他看着挺好,价格能压下去,就买了。
爷俩找地方把东西收起来,骆常庆道“要不明天早上再来逛逛再买几个器型漂亮的花瓶。”
骆听雨道“我可能起不来。”
“没指望你。”老父亲嘬着牙花子,“上哪儿认识个懂行的人给咱鉴定鉴定啊。”
骆听雨先提醒他“爸,今天买的这些可别跟友谊商店那些混了啊”
“我知道”
就是想找人鉴定鉴定。
这心理有点类似于买了好几张刮刮乐,虽然知道中不了奖但还是想刮开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