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几个老的这顿早饭吃的都不咋踏实。
廖春华吃完早饭跟邢爱燕说了声,提着马扎去了小艺的那户家门口,先趴门上听了听,里头有说话声,还听见她小孙女笑了。
不一会儿又传来嘿哈嘿哈的声音,很有节奏。
胡同里有人路过,诧异的看她一眼,廖春华忙把马扎放好,坐那儿等着,时不时的侧耳听一听。
到了差不多十一点左右,门开了,孙东升把骆听雨送出来,笑着跟她打招呼“大娘,等一上午了吧”
“唉哟,你就是那老师啊,老师你好。”廖春华也没不好意思,赶紧笑着打招呼,又飞快的看了眼小九。
见她小脑门两侧挂了点汗,小脸蛋红扑扑的,但眼神明亮,瞧着还挺精神,顿时放心了。
孙老师笑道“大娘不用这么客气,我叫孙东升,叫我小孙就行。”又道,“带小姑娘回去吧,下午不用过来了,明天一早还是那个点。”
廖春华一听又多松了口气,光学一上午还行,要不再把孩子累着。
骆听雨跟老师挥手“孙老师再见”
祖孙俩往回走,骆听雨小短腿倒腾的不慢,还有力气蹦跶两下。
廖春华迫不及待的问她学习情况“都学啥啊累不累早上吃了吗吃的啥”
“不算特别累,先教我跳梅花桩步,模拟着在地上跳,等活动开了就重复不停的练一个动作,扎着马步打拳。我一边练,老师还一边讲故事,讲一些练武的故事。”骆听雨也开心,叽叽喳喳地说着,“早上吃的煮鸡蛋,馒头和粥,孙老师做的”
早上她走到天井里,看见孙老师拿着跟拇指粗细、竖起来比她还高的小木棍,委实吓了一跳。
练的时候别提多认真专注了,生怕做不好挨抽。
谁知道孙老师只是用来帮着纠正动作。
出拳的角度、高度不对,蹲马步的时候身子不自觉前倾了,帮她纠正纠正。
孙老师教学不古板,没给她下马威,也没有一上来就直接跳级进入地狱式,而是循序渐进,让她先适应适应。
就目前的体验来说,最痛苦的还只是早起。
回到家,邢爱燕又少不了问了一圈,中午做了一桌子好吃的,觉得小九下大力气了,得给孩子补补。
骆听雨吃完饭一觉睡到下午三点才爬起来,酸爽感就来了
文霞下午收工回到家也是先去看闺女,听她坐沙发嗨哟,骆言站边上握着小拳头给姐姐敲腿,敲两下呼口气,看着姐姐道“吹吹不疼。”
骆听雨觉得真没白疼这小子,抬手扣着他的后脑勺掰过来在他脑门上吧唧亲了一口“好弟弟”
文霞看看闺女的状态,伸手给她捏捏腿,笑着问道“今天咋样明天还学不学”
骆听雨坚定地点头“学”
骆言跟着姐姐学舌“学”
少不了又给老妈报告了一遍上午的学习内容,听说只上半天课,文霞也道“半天挺好,咱慢慢来。”
晚上骆常庆没回来,他下午接了封来自首都的电报,当即买票坐车走了。
廖春华忍不住问“去首都进货啊”
去房子
过节前骆常庆没闲着,摊子稳定下来他又抽空出了趟发,去三省那边走了一趟,回来又去了趟首都,送了批人参以及之前收的药材。
接触次数多了,一来二去的跟那边也熟了,就垫了句话,想在那边买套小四合院,让韦刚帮他留意着,有信儿了就给他拍电报。
这是有消息了。
文霞提了一句,廖春华又惊讶又觉得自豪,嘴里嗔怪着“买那些院子干啥啊又住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