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今归来,承天地之意,使天下一统。”
她的声音回响在天地之间,久久留有余韵,令人的脑海中升不起别的念头。
而在诸萦说完后,她的身影亦被放大,呈现在天边,所有人似乎都能望见诸萦高贵凛然的法相。
但他们有不敢望着太久,因为双目会有灼痛感,众人只当是不得亵渎神明,又敬畏的低下头来。
于是,天下间的各处,无数的庶民,尽皆虔诚跪下,他们不断的对诸萦跪拜叩首,凡是庶民,无不欢欣雀跃,对诸萦的重新归来而感到庆幸,以及发自内心的敬畏。
因为诸萦神女并未抛弃他们,她不但没有抛弃他们,甚至带回了能使天下人温饱的粮种,而诸萦更是许诺会插手天下的兴亡,令天下太平。
这是何等的好事啊
一时间,无数处的跪拜声重合,天南地北都充斥着因诸萦而响起的啜泣声。
而诸萦在说这话的时候,桓珩原本正听臣子们的上奏。
当桓珩听见熟悉的声音时,明明已年过而立,心性极为深重,但还是忍不住发愣,就如同被人定住了一般。
他甚至不知该做什么反应,对于桓珩而言,他等了诸萦已经整整十年。
他不怕等,他就怕当诸萦有朝一日想要再来凡间时,他已经化作尘土,再也见不到她。
这么多年了,桓珩终于再一次听见了诸萦的声音,她终究是归来了,重新归来凡尘。
也许诸萦的确是承天地之命,教化天下黔黎,而他的性命虽会随着时光而流逝,但天下间的更迭却不会,永远都有新的君王。
他死了,也会有季珩、王珩,数之不尽的人,心甘情愿的为诸萦行事,教化天下。
所以桓珩才会如此殚精竭虑,几乎耗费全部心神,想要在有生之年使天下尽归卫土。来日诸萦重新至凡间时,或许能因此而感叹一句,桓珩二字也能短暂的停留在诸萦的思绪中。
对于桓珩而言,如此便足矣了。
但令桓珩心喜的是,诸萦并未过上数百年才重新降临人世,他终究还是等到了诸萦。
而诸萦亦是因为受人皇感召,回天上取农种了。
也是,天上一日,凡间一年,或许她觉得困顿了,不小心睡了一觉,待醒来之时,凡间已过去了十年。
但不管怎么样都好,只要诸萦回来了就好。
桓珩不惧怕生死,但他怕自己再也见不到诸萦。
听闻诸萦的消息,一贯心有城府的桓珩,甚至不曾思考诸萦话中提及的天下一统,诸萦虽是如此说的,她曾经也的确待在卫国,但在鬼神眼中,诸侯国之间又有何分别。
故而,所谓助一诸侯国一统天下,但这一诸侯国未必会是卫国。
不论对任何一个诸侯国而言,若是有神女相助,哪怕原本是弱势,在诸萦的协助之下,恐怕也可以变做最为强盛的大国,莫说一统天下,便是将领土遍及海外又有何不可。
但平素一贯通透的桓珩丝毫没有思考到这一切,他整个人都无法动弹,只是沉浸在诸萦终于重回凡间一事,无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