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诚郡王明知道三福晋是故意吓唬他的,但是他娘的他真的叫她成功吓唬到了。
没办法,诚郡王的胆子就是这么小,每次看到他福晋咻咻咻地甩着鞭子时,他就担心哪次她一失手,那鞭子就真的抽他身上了。
憋屈
这日子过得实在是太憋屈了
诚郡王实在是想不明白,他堂堂大清的多罗郡王,为什么要过这样憋屈的日子
好不容易从三福晋的“魔爪”里逃出来的诚郡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寻思着今天晚上要到哪个兄弟那儿去借宿一宿。
太子爷那儿
不行不行,他福晋变成今时今日这个样子,说不定有他二嫂一份功劳。
那大哥那儿
不行不行,大哥但凡有点出息,也不至于被大嫂管住这么多年了。
那四弟那儿
换做是以前的话,诚郡王觉得这或许是一个好人选,但是自从知道了四福晋一箭射爆箭靶的事迹之后,诚郡王对他四弟的家庭地位产生了怀疑。
那八弟那儿
算了算了,现在的八弟和当年的大哥有什么区别
有家室的兄弟都被诚郡王排除之后,他就干脆去投靠没家室的弟弟们了,反正九弟和十弟马上就要大婚了,诚郡王心想,他一个当哥哥的,是时候该给他们传授一下过来人的经验了。
九阿哥“”
十阿哥“”
他们觉得自己好像并不需要。
可惜没地方去不是,是可惜满腔都是兄弟情深的诚郡王不要两个弟弟觉得,他要他觉得,为了两个弟弟大婚之后能够保住一家之主的地位,诚郡王觉得他们很有必要听他一言。
“你们要知道,女人是不能惯的”
在诚郡王强行逼着九阿哥和十阿哥听取他作为过来人你的经验时,另一边的博尔济吉特氏也在听着她额吉给她传授经验。
对于自己的女儿被指婚给十阿哥一事,锦噶喇普郡王妃是喜忧参半的,喜的是十阿哥不管怎么说都是皇阿哥,女儿嫁过去就是皇子福晋了,而且十阿哥在一众皇子当中,身份尊贵仅次于太子爷,她女儿嫁过去算是高嫁了。
再加上十阿哥的生母又已经去世了,她女儿嫁过去就不用担心会有什么婆媳矛盾。
而忧的则是京师离蒙古这么远,她女儿嫁过去之后,她们母女俩日后怕是一年都难得见一次面了。
而且她女儿自幼在蒙古长大,嫁过去人生地不熟的,别说是信得过的人了,便是熟人也不认识几个,真要是受委屈了,别说是找人给自己撑腰了,怕是连诉苦的地儿都找不到。
每每一想到这里,锦噶喇普郡王妃就忧大于喜了。
可惜皇命不可违,康熙既然已经下旨了,那么锦噶喇普郡王妃是愿意博尔济吉特氏得嫁,不愿意也得嫁。
不过好在锦噶喇普郡王妃已经给自己的女儿物色好了两个靠山了,一个自然就是太后了。
老太太出身蒙古,哪怕和他们不是一支的,但是看在同样都是蒙古人的份上,老太太应该会多照看一下她女儿的。
而另外一个靠山就是幼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