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都是后话,且说如今的生意。晋州省城的西风食肆是孙成在管,县城则是杜宇和五娘正是接管。
陈家送来了四个厨子,正月初的时候送到安琳琅这边来的。
都是些在灶台上干了很多年的人,手艺自然是不用说。只是西风食肆有自己的食谱,许多新鲜的菜色需要打破常规,主厨在接任之前需要培训。这批厨子在晋州的时候已经跟孙成学了一段时日。到底做得怎么样,还不清楚。如今人进京了,自然是要安琳琅亲自检验的。
安琳琅特地挑了一件高领的衣裳,遮住脖子上的痕迹。这个季节穿这么高领的衣裳有些怪。但为了众人面前体面些,安琳琅也不得不出此下策。
短短三个月,西风食肆已经成为京城首屈一指的食肆。将许多京城大酒楼都给比下去。
这般倒不是说西风食肆的菜色一定比京城的百年老字号楼做的好,不过占了菜肴做法新鲜的便宜。确实是颇为吸引眼球。二来也沾了周攻玉和周家的光。某些官宦之家的子弟出于某种微妙的心理,得知食肆是安琳琅亲自经营的。运气好能得她亲手做菜,这消息一经传出去,不少人过来尝鲜。
只要一来尝鲜,西风食肆的特色菜就立即抓住了这些人的味蕾。好些人本来存了看热闹的心思,到最后反而认可了西风食肆菜肴的美味,成了西风食肆的老顾客。
一来二往,西风食肆在这些人的口口相传之下打出了名声来。
味道是吃出来的,名声是说出来的。然而不久后,三朝帝师章老爷子就为了尝西风食肆的菜色大张旗鼓地搬进食肆,一住好些日子不走。他这一个人,这一下子将西风食肆的身价给抬得老高。
如今,京城好些妄图跟章老爷子巴上关系的人都来西风食肆,西风食肆的位置是供不应求。
本身西风食肆就不算大,又出于京城食客财大气粗的考虑特地隔出许多包厢。位置就不如在晋州那般随意。这般就造成许多人经常订不到位子。可越是订不到就越多人想定,西风食肆的热度一推再推。安琳琅干脆就借着这股劲儿弄了个会员制。
模仿现代充钱积分来划分贵宾等级,特意设置了贵宾每个月三道菜的贵宾专享。
别小看这三道菜,贵宾任何时候来任何时候要用都会优先做。这份特殊待遇恰恰就切中了京城达官贵人的心思。他们什么山珍海味没吃过安琳琅的菜再好吃也不会让他们追着打破头。说到底,他们吃的是一种特殊,吃的是一种身份,也吃的是一种优越感。
不得不说,弄了这个会员制以后生意不差反爆。几个月的功夫就把京城好些老字号都给比下去。
安老太太安侍郎等人原本以为她的生意是小打小闹,折腾来折腾去,不如好好在家中相夫教子。结果没想到,安琳琅这么一折腾,还真把这西风食肆弄成这样好。那声势就像见风就着的草原,一下子席卷了整个京城的富贵圈子。
人人都问一句西风食肆,弄得能在西风食肆有会员都成了一份荣耀。这连带着,安家人在贵妇圈子里头都吃香了。安老太太时常被人恭维着,如今提到西风食肆都十分的与有荣焉。
京城多了是不差钱的富贵人,但西风食肆做到这个份上,反倒不好开分店。
并非是担心会被分流,西风食肆的菜色是安琳琅独创,外面不知道调料根本做不出来。而是既然有这么好的名声,若是厨子的手艺不过关。做出来的菜色差强人意,将来对主店这边的生意都是损失。她既然打算做品牌,那在挑选主厨上就万万不能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