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姐儿觉得,她能这么想,人老成精的老太太必然也是这么想的。
想到这里,凤姐儿再看一眼说完了今天三国演义内容的说书先生一眼,笑得妩媚又张扬。
要不就来个混水摸鱼
这么想的凤姐儿看一眼小红,对她招了招手,小红连忙走过来,侧耳叫凤姐儿吩咐。
凤姐儿小声在小红耳边嘀咕了几句,然后呆滞了一会儿,这才僵硬的对凤姐儿点头出去办事不提。
这世上怕是再没有什么事是她们二奶奶不敢干的了。
过了几日,凤姐儿坐上马车去了城里一处僻静巷子,马车行至巷里一户人家门口停下来后,小红上前去敲门,等门开了,凤姐儿才从马车里下来。
凤姐儿戴着帷帽,进了院子才摘下来。
院子里只有两个人,一老一少的两个男人。
不过老人面白无须,少年苍白气虚。
这二人就是凤姐儿叫小红找人。
一个是前两年才从宫里退下来的老太监,一个是净了身后并因为没钱打点而无法进宫侍候的无根少年。
凤姐儿叫人将这少年送到这老太监这里了一回,今日是来验收成果的。
那少年很是聪慧,虽然学习的时间短,但宫里的规矩,太监说话的拿腔做调都学了七七八八,乍看之下还是能唬弄人的。
确实不错。
给了那老太监一笔银子,凤姐儿又请那老太监帮着调教几个人。
要老实听话,人还本分的。除此之外,凤姐儿还准备再找个会功夫的,教那几个人一些拳脚功夫。
无论留给巧姐儿姑侄,是看家护院还是旁的,也尽够了。
来去不过一个时辰左右,凤姐儿就带着那少年离开去了另一处院子。
在那个院子里,凤姐儿让人给这少年换上一套宫中小太监的服饰和她让人仿的宫中腰牌。
之后将她准备的话教给这少年,然后再一遍遍的调整少年说话的神态和语气,以及遇到什么问题要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回答。
又过了三两天,天刚擦黑,一个披着带帽斗篷的人出现在了荣国府门前,在贾家看门小厮还未撵人的时候,那人语速飞快的对小厮说道“我从宫里出来,要见你们家老太太。”
说这话时,那人还似怕人发现一般的,做出左右转头的姿态来。
贾家小厮先听这话,再看这人动作,瞬间意会的压低声音,引着那人进了府。
然后对着管事耳语一翻,那管事吸了口气后一边打发人先行一步去二门那边往里通报,一边引着人往二门走。
一个用走的,一个用跑的,那人刚到二门就有人替换外院管事,引着那人继续朝里走。
一路不曾停歇的到了荣庆堂,也不用旁人通报就被引进了荣庆堂的正房花厅处。
一进花厅,那人便摘下了斗篷帽子,将头上和身上的穿戴半遮半露给最上首的贾母看。
这人不是旁人,就是凤姐儿之前教导过的那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