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店小二是个精明的,又特意被上司教导过,见了那嬷嬷先是好一顿恭维,然后又说了件小事求那嬷嬷玉成。
“小人的兄长去逝多年,那李氏想要带着兄长留下的田产改嫁”
包揽诉讼那类事可不光只有胆大妄为的凤姐儿敢干,李四儿也是不逞多让,甚至因为隆科多的原因,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店小二拿着银子上门拜托,自无不成的。
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惦记寡嫂家产的无耻之徒后,店小二才又说起了十一爷和十一福晋的八卦。
十一自是舍不得叫人说左晞如何如何,所以店小二嘴里的版本就成了十一爷先对自己福晋有了心思,但薛家不想叫闺女嫁给十一阿哥。然后十一就上套路宜妃娘娘,下用恩情拿捏薛家嫁女。什么八字呀,什么喂药不苦,高僧批语呀,总之就是各种手段频出,这才请下赐婚圣旨。
话里带着诱导,又带着明显的暗示,又说了一回嫡出爵位,庶出卑贱。当家老爷死了,身边跋扈的姨娘都被发落,庶出兄弟被嫡兄打压,净身出户,姨娘的爪牙们也都被乱棍打死的例子。最后再直接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做了结束语。
没一句是直接提李四儿扶正的,但却无一句没有李四儿和其子玉柱影子的。
按左晞的想法,就是找俩托,在李四儿出没的地方下套子。而十一则认为不如叫人去给李四儿的心腹下套,如此一来,成功率也能更高些。
这么说吧,按着正常人的思维,人们会警惕陌生人,但不会对身边亲近熟悉的人心生警惕。陌生人的提点总叫人怀疑其用心,但身边人的得醒却能叫人听进耳朵里。
再者主子身边总有最亲近和次亲近的人,就以左晞为例吧。一等大丫头想要保住主子身边的地位,二等大丫头想要更进一步,走的就是谁比谁侍候得更用心,更得主子的欢心。还有莺儿想要成为左晞最得力的陪房,文杏心里又何尝没为越过莺儿的想法
只要挑对了人,那人又能接近李四儿,还有自己的小私心,这种立功的机会就没人会放过。
事实也如十一的算计那般,那店小二给了那心腹嬷嬷一个思路和方向,那位就真的跑去跟李四儿表忠心了。
反正赫舍里氏都死了,为啥主子不能再进一步呢虽说玉柱少爷自小就得三爷疼爱,可到底出身不正,不嫡不长。三爷上了年纪,将来什么情况还未可知,主子若是成了继室太太,无论将来刮什么风,您都稳了。便是为了玉柱少爷,您也应该争口气不是。
李四儿闻言,也是细思有理。隆科多在一日,她就快活一日。若哪天隆科多突然咽了气,她的好日子也算彻底过去了。说好听点,姨娘是半个主子,说难听点,姨娘就是个奴才。若岳兴阿那怂货想要为母报仇,她和她的玉柱都落不得好。墙倒众人推,之前那些人怎么对付小赫舍里氏和岳兴阿的,以后自然也会怎么对付他们娘们。若是她成了继室太太,她就是岳兴阿的嫡母,就算隆科多有什么意外,她也能用孝道压死那贱种。
而且李四儿看了看面前的穿衣镜,又在镜前转了一圈。般般都是人,凭什么她就得低人一等。她不光要身份,要诰命,她还要进宫参加宫宴,去看看皇帝老子和那些宫里的娘娘们。
想罢,李四儿也不犹豫,直接唤人去将隆科多叫回来。之后如何撒娇痴缠也不赘述,但在隆科多全全接手了李四儿晋升心思没多久,一直关注此事的十一和左晞就知道李四儿上套了。
左晞挖了坑,设了套子,十一又在上面做了铺陈,李四儿和隆科多这对自私又胆大妄为的最终没叫他们二人失望,用一种迫不及待的心思跳了下去。
收到二人入坑的消息后,戏楼那边的店小二就以得了田产要回家耕种为由辞工跑路了。跑路前,那店小二还特意去找了岳兴阿几回。也因此等到隆科多反应过来一番追查的时候,岳兴阿这个嫡长子就顺利的进入了隆科多的视线。
此为后话,暂后再说。此时京城之中已经传出了李四儿八字极好,与隆科多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同时,原本只是有些小毛病,不愿意出门应酬就时常拿身子不好为由推拒应酬请帖的老赫舍里氏突然被传出病入膏肓来。
最叫人拍岸叫绝的是也不知道隆科多从哪找来的真正病入膏肓的老妇人,被收拾妆扮一番躺在正院上房里,隔着帐幔伸出叫隆科多请来的太医,郎中轮番诊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