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愚蠢和浪费,倒真有邪术的风范。
、0892本末倒置
邹寰将三具尸体都用灵力探查了一遍,然后清除掉了尸体头部的一些灵力残留。
我“头部,是控制意识。确实是死亡前开始的控制。”
邹寰“控制时这三人已经离死不远,意识很模糊,控制起来也算容易。”
我“比控制尸体还是要困难一些。”
邹寰“对,有些人死前一搏的威力也很大,关键是,不太容易判断一个人到底有没有反正都要死了,干脆再拉一个垫背的这样的执念。去控制将死之人,被反噬的话,麻烦就大了。不过,将死总是还没死。直接控尸,当尸体靠近攻击对象时,比如靠近我时,我立刻就能发现对方是死人。能动的死人,接着就会警戒控尸之人。但如果是活人,哪怕是只有一口气的活人,我遇到时先警戒的都是这些活人本身。也不是想不到他们背后可能还有人在,但主要注意力不会先放在那个疑似有的背后之人身上。”
我“为了抢这么微小的一点优势,就冒可能被反噬的危险,并大大提升控制的难度”
邹寰笑了一声,又叹气“是啊,本末倒置说到底,既然想杀我,当然是实力高过我最保险,玩什么小伎俩,还搞得自己的修为不升反降,真是姜道友,想听故事吗”
我“我对别人的三角关系没有兴趣。”我有兴趣的是世界之谜、门派异闻、修真之巅。我管你们之间乌七八糟的箭头串。什么你爱他、他爱她、她爱你,然后一深挖发现其实是她爱他、他爱你,再一反转又发现是你爱她、她爱你们俩要看这种段子我不会去看虚构故事啊,比现实版的还更曲折离奇,或者富有美感。
、0893这个年纪的孩子
邹寰“哪有什么三角关系啊,姜道友,你筑基时年龄应该在十五六吧”
我“”准确无误。
邹寰“这个年纪的孩子最爱乱想了,还爱脑补桃色新闻。说起来也真是奇怪,为什么修士的心理年龄总是跟外表年龄一致呢有些筑基修士,明明上百岁了,只因为筑基得早,就一直是娃娃心理,上百年经历的事情累积下的经验都哪儿去了一点没有凡人累积经验逐渐成熟的外显效果。”
我“你怎么知道凡人心理成熟得快不是因为他们老得快他们还不是心理年龄和外表年龄趋于一致。”想我上辈子三十多岁的人,心理年龄就好像也不怎么成熟,所以这辈子长时间当孩子、当少年,也适应得很愉快。
个体差异,都是个体差异。
邹寰“说的也是。为了你不误会我的人品,我还是想跟你解释一下,我跟关蛟还有梁丘之间,不是三角关系。哦,关蛟就是刚才跟我打的那人,梁丘已经去世,这你应该知道了。”
我兴趣缺缺地“嗯”了声。
邹寰还是不为所动地要解释,这种执着的解释精神,为什么不是出现在我想问问题的时候呢
邹寰说“我跟关蛟是朋友,以前是朋友。但我跟梁丘一点都不熟,甚至都可以说相互不认识。关蛟跟梁丘互有好感。”
看,还不是感情问题,社会新闻上一大堆,虚拟故事中就更别提了。而且特别强调不认识,越是强调的事情,一深挖就越容易挖出点博眼球的内情。
邹寰“姜道友,你是不是有一个特别厉害的师父就是掌门甚至长老级别的大能”
我“这你也能看出来”摆摊算命去吧,看在这么准的份儿上,窥天门不会找你麻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