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京城。”秦三姑娘想了想,她知道若是自己一直待在京城,那她可能就一直受到秦四姑娘的事情的影响,那么她待在这边也就没有什么用。
秦三姑娘还是想做一些事情,哪怕不能到研究院,她想做别的事情。
“有寒门子弟。”秦老夫人道,“去年中的进士,你嫁过去,应当就是去外地。”
那个进士是准备去当县官,从县官一步步做起。那个进士本身排名不是很前面,年纪也大一些,只是还没有成亲。
秦三姑娘嫁过去也不是给人当续弦,就是他们去了小地方,日子可能没有在京城这么好过。但是小地方有小地方的好处,秦三姑娘在小地方是县令夫人,县令夫人在当地也能做一些事情,这就让秦三姑娘怎么想。
“好。”秦三姑娘点头,她知道自己没有选择余地,再选择,不见得就有更好的。
秦老夫人本是想着秦三姑娘联姻,去嫁一个好的。可当她看到皇帝对秦四姑娘的态度,她认为还是没有必要让秦三姑娘嫁给那么好的人家,那些人未必就愿意娶秦三姑娘,总不能让秦三姑娘去给人家庶子当妻子,又或者是去当妾。
秦三姑娘的身份不低,秦老夫人认为让秦三姑娘嫁给一个以后有出息的人好。
“那就准备准备。”秦老夫人道,“婚期可能仓促一点。”
“无妨。”秦三姑娘现在哪里还能讲究这些事情呢。
秦三姑娘很心塞,若是秦四姑娘没有做这样的事情,自己也就不会变成这个样子。
不到半个月的时候,秦三姑娘就跟人定亲了,还走了一些流程。两个人在正月底就成亲了,主要是为了避免皇帝去世,他们短时间内不能成亲。
秦三姑娘成亲的那一天,她没有让秦四姑娘来。若不是因为秦四姑娘,她也不可能这么急匆匆地就嫁了。
要说秦三姑娘对秦四姑娘没有怨气,那都是假的。曾经的好姐妹,现在都已经变了,至少秦三姑娘无法当秦四姑娘是她的好堂妹。
这样的堂妹,谁要就要去。
当初,太医说皇帝就那几天,皇帝还是拖着一些时日。
太子没少守在皇帝的身边,他不能在这个时候跑去其他的地方。
不只是秦家的姑娘早早成亲,就是别人家也是如此。等皇帝驾崩之后,那些人就不能那么快成亲,得等。
朝廷规定是三个月的时间,大梁朝在这一方面的规矩就少一些,也没有那么严苛。百姓守父母的孝,守一年,便能去做其他的事情。
这主要是从那些人的寿命考虑,若是守孝三年,那些人三年内就不能去做一些事情,不能继续当官,得停职。三年的时间不算短,这三年的时间足够一些人做出政绩来。
因此,大梁朝的开国皇帝就在这一方面做了重新规定。
哪怕寻常百姓要守三个月,可后面办婚礼的时候也是尽量办小点,没搞得那么盛大。等到一年后,那些人才可能举办盛大一些的婚礼。
那些人那么做,那是为了表示对皇家的敬重。
自打柳玉琴和萧大羽和离之后,柳玉琴想要再嫁,就没有那么容易。那些人知道柳玉琴和景宁侯府断亲,原本就是柳玉琴一母同胞的弟弟跟景宁侯府断亲,柳玉琴不懂得吸取教训,她还落到这个地步。
柳玉琴感觉她出去,别人都在笑话她。
媒婆也都不上门,不愿意再给柳玉琴做媒。
“娘。”柳玉琴见迟迟没有人上门提亲,她心情不好。
“时间还短,你和你夫君和离,满打满算也就是才一个月的时间。”青姨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