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帝元年的汝南,在一片表面热闹的歌舞升平中悄然结束,只有无人山间的白骨依旧狰狞着,不肯舍了这光阴。
转眼就是来年二月,冬末的风吹得人仍不想出门,但是在霍家庄子上,却有一群人提着篮子在田间行走。
她们要去赶妇好书院的早课。
自今年元月始,庄上原本用来收容流民妇女的妇好书院也开始招收庄上的女子了。
佃户们舍不得作为劳动力的妇女去上学,于是纷纷将家里的女儿送来。
佃户们不在黄籍上,没有户口,是没有资格参与评品的,女子就更遑论当官,但是私人的庄子上,佃户的前途并不在外出当官这条路上,对他们而言,一生之中最大的升迁,就是能从佃户升为庄上的管事。
而管事往往需要更高级的技能,读书写字,算账盘点,被少数人垄断。
佃户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家里孩子除非是走了天大的运气被主人挑中去做童仆,否则佃户出身的孩子一辈子也别想学到这些技能。
但是如今的妇好书院无疑了一丝机会。
庄子上当管事可不分什么男女,男主人需要管理庄上事务和对外事务的管事,女主人嫁进来之后也需要管理自己嫁妆和家中事务的管事;
甚至很多时候,因为男主人往往有外面的事业,除了重大事务要男主人过目,庄子内部的事大多都是女主人在管,所以庄子里管事的人员里,妇人有时候比男子还多。
是以在做出将女儿送去读书以竞争未来的管事的决定的时候,佃户们是不需要什么纠结的。
只要是人就想往上走,在利益面前,什么男的女的,什么偏爱,都要滚到一边去。
大抵唯一遗憾的就是这教人读书的书院是夫人和家里的小女君兴趣来了办的,所以只招女子,不然,家里的男孩也能送去学认字了。
因为书院招庄上佃户们的女孩读书,庄上某些和霍家沾亲带故的管事们也私下不满了一番,但是到底因为这是庄上所有佃户都共同拥护的,教书又直接由王夫人和陆瑶主导,他们没有从中作梗的机会,管事们的不满也不了了之。
最后干脆管事也送女儿来读书了。
妇好书院上午教识字,但是不管饭,所以才有了大清早一群小女孩拎着篮子走在田埂间的一幕。
她们的篮子里拎的都是昨晚备下的早饭。
妇好书院后面住着不少妇人,她们早上起来也要烧灶做吃的,到时候说几句好话求那些妇人替自己也把早饭一起热一热,就可以替家里省些柴火了。
等和后院的妇人们一起吃过早饭,小女孩们便要进前院的教室里读书了。
这时候帮她们热饭的妇人们摇身一变,又变成了她们的老师。
这些妇女既是老师,也是学生。
上午给她们这些初学者授完课,下午还要接着上自己的课,读自己的书。
妇人们给她们授课,不过是为了赚一份外快罢了,她们自己也有课业,还有人准备考今年的春考,学习十分刻苦,只有一部分人自知能力有限,肯定是过不了春考了,才转而来给后来的新生们授课。
她们读的书也和普通的书不同,上面的字和外面的字不一样,上面删了许多笔画,要容易识记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