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妇好书院分院背景的人老百姓就没谁不想送自家的女儿进书院读书的,毕业了就能当官诶最小也是个乡长
那自己家岂不是就是本乡最厉害的了到时候谁还敢欺负自己到时候自己全家都要横着走让隔壁老王老吴羡慕死自己
老百姓们光是想一想最差的可能,都美得冒泡了,要是想一想自家再出个县令,出个太守天哪,普通小老百姓简直要高兴到晕过去了。
满心都是美好期望的家长们纷纷虎着脸在家里拼命敦促家里的女儿读书,家里没有女儿的一个个苦着张脸,蹲在家门口看着别人家的小女孩高高兴兴去识字班上学,像是别人欠了自己几斤米似的。
等关上门,把外人的声音隔绝在外,没有女儿的夫妻们都下了决心,他们要生一定要生出来个女儿为止有了女儿,就有了未来,他们也要供个乡长出来最好供个县令,到时候就给女儿招几个聪明小子,等生了孙女,正好把女儿的聪明和人脉传下去
战乱时代,人口出生率和存活率往往是统治者最发愁的东西。
百姓生活水平极度底下,对未来没有安全感和期待,于是延续后代成了最没必要的东西,反正活过今天还不一定有明天,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才痛快呢,谁想生孩子啊。
而这种生存第一的思想联系上客观的男女生理差异,又必然造成男女比例极度失调,十比一甚至一百比一都有可能。
作为生育者的女性的减少进一步降低了生育率,这下子,即使是有人想生,也不一定能找到女人了。
即使能找到,在女人地位极度底下的情况下,女人大概率会受到性掠夺,生育过程的痛苦会降低新生儿的质量,女人孕中产后得不到良好的照顾和护理,又会继续造成女性的减少。
而在陆瑶的女官本位制度支撑下,先是秩序得到管理,接着女儿成为全家走向更美好生活的期望,女性的地位被前所未有地提高起来。
有了女儿这个当官的希望,人们对生活和未来的期望就会增长,就会更加愿意生孩子,也更加愿意忍耐生活的艰辛,靠着这一份希望,人们更容易熬过漫长的苦冬,迎来真正的春季。
女性的地位一高,生育过程就会得到更多的照顾,顺利生产的可能性就会增高,同时女婴的存活率也会增高,活下来的女婴会进一步增加人口出生率。
人口多了,人才就多了,生产就发展了,生活水平就提高了。
生活更好,人们会更加安稳过日子,生孩子,盼未来,一切形成良性循环,只待发育完善,形成洪流,席卷天下。
陆瑶要做的,就是维护这份秩序,稳固她的统治,默默等待,等待这股时代的洪流,席卷天下的那一天。
现在,那一天已经越来越近了。
因为江右的豪族们自己作死,送上门来了。
原本这两年,陆瑶都和这些识相自己归顺的江右豪族们相处得还算融洽,本来她还想打两个镇住这群人的,奈何人家投降太快了,而陆瑶也刚刚接受建康附近这么大的一块地,实在是需要先好好经营一段时间,稳固稳固自己在新地盘的统治。
于是在江右豪族的主动投降下,在陆瑶的有意放过下,江右平静度过了三年。
但是自从孔景阳发布檄文,号令天下士族征讨江北势力和她所创的简体字,江右这群始终不算真老实的江右豪族们,开始搞小动作了。
作者有话要说大戏的最后一方也粉墨登场了,接下来就该唱大戏了。女鹅,请开始你的表演狗头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里约otte、41169318、尜尜10瓶;岁岁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