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竹子做竹墙的过程中,陆瑶又想到南方的竹床和竹帘,一瞬间就打通了任督二脉,不仅想到了给自已做张正经的床,还想到了怎么解决屋顶的问题。
芭蕉叶的确是个万分脆弱的屋顶,别说风吹雨打,就是时间稍长一点,芭蕉叶也会自然干枯,光靠干草铺在房顶,很难起到防雨的作用。
但是南方有一种竹编,是将竹子破成篾块,然后细细编织起来,变成一整张的竹编凉席,夏天铺在床上极为凉爽,做乘凉之用。
将竹编编的细致一点,多叠几层,接着竹子外层天然的一层防水层,就可以做到水泼不进,雨打不湿。
想到这个办法之后,陆瑶在砍竹子之余,又多了一项编织高级竹编的活。
好在这都是为自已干活,干完之后就有安全可靠的房子可以住了,陆瑶再苦再累也觉得值得。
这注定是一项繁杂且长期的工作,陆瑶光是准备竹子就花了足足半个月有余。
这期间,陆瑶获得了按照长短均匀排列成行的成排竹子,之后光是把这些竹子运回去,她就花了足足五天整的时间。
竹子运回去之后,陆瑶在自已的定居地附近找到了距离相隔最合适的四棵树,分别作为左前左后,右前右后的四根大的撑重柱,然后开工开始建房子。
陆瑶的横梁也是用竹子做的,一开始她打算直接在大树上凿出凹槽,将柔韧劲很强的一整段竹子直接掰弯压进去,这样等它弹直了,就再也出不来了。
但是因为用来做横梁的竹子是最粗的,有一定重量,一个人不好操作,她又临时考虑到,到时候不知道怎么将横梁和其他竹子合并成竹墙而作罢。
最后陆瑶的做法是将一整段笔直的粗竹子破开成了两半。
破成两半的竹子重量就减轻了许多,陆瑶是个从小就上树下河的,即使多年过去这些熊孩子技能依旧没退化,轻松就溜上了树,用刀在定好的高度挖出足够深的凹槽后,她将破成两半的竹子分两次压弯塞进同一个凹槽,这样两半竹子之间就留出了平行的空间,可以用来配合着进一步挖宽凹槽,将其余的竹子夹在中间,成为一面竹墙的上方固定者。
其余本来打算一整个圆筒直接插入地面的竹子,在有了横梁的先例后,也全部被陆瑶破成了两半,这样一块接一块的半圆筒形竹子全部拥有了一面平面,被陆瑶反过来交替着靠在一起,用无数个交替背对背的“c”,形成了平面,正好和作为横梁被破成两半的竹筒中间的平面贴在一起,形成了完美的合拢。
做完这个特殊设计的陆瑶擦着汗,在心里直感谢高中数学老师布置的圆柱几何作业。
除此之外,这些竹子的长度陆瑶也不是随意排列的,她将作为两侧墙壁的竹子从短到长,又长到短排列在一起,唯有最中央最高的两棵竹子,陆瑶给它们留出了一模一样的高度,这样两侧的竹子高出横梁的地方,就有了天然的尖顶斜面。
最后陆瑶在两个尖顶在屋子里的连线处,再插入一棵和尖顶同样高的断面平整的竹子,然后将只有半边的竹子搭在这三个最高点形成的直线上,用藤蔓死死在两头死死绑住,作为房子的屋脊。
但是绑完之后,陆瑶发现这样的捆绑并不牢固,只靠这一根半边竹子,前后左右都无所依靠,很容易向前或向后滑。
所以在思考过后,陆瑶重新计算过高度,拔掉了屋子正中央的竹子,又砍了两棵竹子回来立在屋子里,分别和屋子尖顶两旁第二高的竹子成两根平行的直线,这样陆瑶就能分别将两根半圆筒搭在两侧,在屋顶做成两道横杠,用藤蔓和中间那两根最高的竹子绑在一起。
有了中间高出来的竹子作为依靠,陆瑶的两根作为屋脊的半圆筒竹子就能和中间的竹子形成一个交叉的十字,固定起来就有了着力点,捆绑十分有力紧实,再也不用担心屋脊滑落了。
屋子前后的两面墙壁,陆瑶用的是整齐一致高度的竹子并列排布起来的,前门的部分用她一开始就浪费了的那两根木材做了一套门框,形成了一道没有安门板的门。
等一切架子都搭好,陆瑶将自已在这期间已经编好的宽出屋顶面积的四张竹编一层叠一层地搭到上面,四个角都用藤蔓反复缠绕固定过,一个屋脊尖尖,两侧如同翻开倒趴在桌上的书页模样的屋顶就做好了。
最后一张竹编也固定好那日,陆瑶从树上下来,看着这栋三米高的小竹屋,觉得自已过去的两个月快得简直像一场梦。
唯有她低头翻看自已布满大大小小伤口,甚至还有红痕未愈的手,才能感受到,真的,两个月过去了,而一栋真正意义上的小房子,被她建成了。
她将手按在竹子做成的墙壁上,先是用了自已一半的力气去推,墙壁凛然不动。
然后她将力气加大到四分之三,墙壁依旧凛然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