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知道沈昱擅张体,但不经人提醒便能从字里行间看出那份拙气的,在同龄人中,沈昱目前只见到了三皇子一人。其他人的眼力劲还没到那份上。
当然,老怪物们肯定都是能看出来的。
太学里的夫子应该也能看出来。但沈昱在太学很少用张体,多用馆阁体。
经由沈昱自己说破,汤子宁慢慢品出了三分。他使劲点头,头都点完了,才猛然反应过来曹家老幺的水平竟然在我之上曹家老幺怎么会呢
沈昱身后,蒋陞、曹录和婓鹤全都维持着目瞪口呆的姿态。
厉、厉害了,音奴这一通胡编乱造,听上去真像那么回事,竟然把在场的人都糊弄住了。不愧是音奴啊,在这种紧要关头,他竟然还能装得如此淡定
大张、小张什么的,有汤子宁这种经人提点后能品出一二的,也有品不出来的。当下就有人不服,咄咄逼人道“阁下是谁我见阁下眼生,为何不报上名来”你连自己姓什么名什么都不说,我怎么敢信你这一通分析是对的
沈昱没觉得生气,心情很好地说“沈昱幼时曾写过一首诗,其中一句是愧玉怀身常自罪,奉孝平生再不提。”没记错的话,这是我七岁那一年写的。
汤子宁一脸茫然。身为香莲社社长,他竟然不知道这句诗
这时候,反倒是婓鹤站了出来“我知道这首诗经由沈丞相好友,永安书院的院长之口,在小范围里传播过,后来不知怎么就不传了。我爹在外头把诗听全了,回家就教我背。我那时连字都认不全,费了大劲才勉强背下来。”
如今回忆起来仍觉得心酸沈昱,你不经意间毁掉了我童年的好多温柔
见很多人不知道此诗,婓鹤就把全诗背诵了一遍,还加上他爹当年给出的解读,滔滔不绝地讲述了起来“沈昱小小年纪便有了清官之志,愧玉怀身常自罪就是说他连自己身上多戴了一块玉都觉得惭愧,觉得不该这般奢华”
沈昱“”
说得很好,但是不要再说了。
“你理解错了。”见婓鹤越说越偏,沈昱忍不住打断他,“沈昱写诗的本意并非如此。”他之所以提起这首诗,是因为它能作为证据,证明情信和他无关。
然而,香莲社的其他成员已经被这首此前未曾听过的诗深深吸引了那是沈昱七岁做的诗七岁不愧是我男神,七岁时就有了这么伟大高洁的志向
周围有些虽不是香莲社成员但一直对沈昱心存善意的人,也忍不住替婓鹤说话“我觉得这位小兄弟说得没错。理解得很对沈昱开篇就直抒胸臆”
“这么说来,确实很少在沈昱身上看见玉饰”
“他从不用玉簪,多用竹簪和木簪。腰间的话,我见过他佩素色香囊和雷击木牌,好像确实没见他戴过玉佩原来如此原来他幼时就发了宏愿”
汤子宁摸了摸头上的沈昱同款木簪,一脸感动“我单知道他生活简朴,却不知道他在七岁时便已经立了志”我要和他一样,日后做个清官
沈昱“”
你们理解错了
别犟,以我原作者的身份发誓,你们真的全都理解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