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珂道“这些事怎会是微臣自己空想的,正是丁春秋和摩云子自己交代的。”说罢,从怀里拿出一封信,双手上举,交给皇帝,道“皇上,这封信正是皇太妃当时写给丁春秋,让他帮自己去联络天山童姥手下七十二洞主,三十六岛主的信。
是微臣制服丁春秋后,从他怀里搜出来的,想是他仍对皇太妃念念不忘,因此她的书信也仍然整日贴身带着。微臣手里虽没有皇太妃的笔迹,但微臣想,西泥国的皇帝一定见过皇太妃的字。”
皇帝展开信,见信上语句缠绵,语气亲切,显然写信的人和收信的人关系十分亲近。他仔细一读,发现信上不仅将如何拉拢那些童姥的手下,在什么地方设下伏击,如何将聘礼送去缥缈峰上,为何要在第一次伏击的时候留下活口,等他们到兴州城是何时再动手云云的计划写的十分详尽,甚至将那七十二洞主和三十六岛主每个人住在哪里,姓甚名谁,练的什么武功这些事都详详细细的写了下来。
他甚至根本不用问贾珂,只看这封信就能知道迎亲队伍这一路上究竟遇见了什么事,只要这封信是真的。
皇帝神色凝重的看信许久,思量着这件事之后,卫国和西泥国的关系该朝哪个方向发展。过了半晌,皇帝看向贾珂,微微一笑,道“你辛苦这么多天了,回家好好歇一歇吧。
朕今天给你放个假,等明天再来见朕。”
贾珂道“多谢陛下,只是微臣还有件事要禀告。”
皇帝见他神色凝重,点头道“你说。”
贾珂道“丁春秋武功高强,微臣绝不是他的对手。并且兴州城还有很多人等着绑架微臣,微臣自己一个人尚且无力出城,何况微臣还要带着他们两个无法动弹的人一起出城,这件事实在难于登天。微臣今天能带着他们两个人证活着回到京城,天山童姥帮了微臣许多。”
贾珂深知童姥在这件事上起的作用实在没法瞒住旁人,只要皇帝审问丁春秋,丁春秋就一定会把这件事告诉皇帝。如果这件事由丁春秋说出来,反倒显得他蓄意隐瞒,没准皇帝还会觉得他和童姥是串通起来意图陷害李秋水,倒不如现在就自己说出来。
皇帝沉吟道“她帮的你那这封信会不会是她伪造的她怎么认出你的”
贾珂道“因为她是微臣托朋友找来的。”
皇帝道“怎么你一开始就知道凶手不是她”
贾珂道“是,我们进西泥国的前一天晚上,被那帮人伏击后,那天夜里我和我的侍女躲在树洞里,没有急着下山,因此正好看见那帮穿着灵鹫宫的斗篷的人又回来将咱们的聘礼搬走,其中一个人十分贪财,想留一些在自己手里,还被另一个人骂了。
那个人说他们要把这些东西搬上灵鹫宫,如果他留了一些在自己手里,到时候咱们卫国拿着聘礼单子一一对照,发现少了东西,不就会怀疑这些东西是经过别人的手运来缥缈峰的,那他们的计划一定就会败露了。
当时臣听完他们的话,就知道童姥一定是被冤枉的,因此拜托了朋友前往天山联系童姥。臣也知道,童姥一插手,会使这些证据看起来不是那么可信,但是臣也实在没办法了,若不是她,臣只怕现在还被困在兴州城里,而咱们那么多死去的兄弟都要白白冤死了。”
皇帝点了点头,道“朕虽然没有亲去兴州城,但也能想象到城中有多么危险,你做的是对的,其余的事,交给朕就是,你已经做得够好了,天山童姥说的话是真是假,这件事实在不该也让你来负责。”又说了几句话,
便让贾珂退下。
贾珂回到荣国府之前,荣国府已经得了消息,早早安排好下人在门口候着迎接。
先前迎亲队伍的死讯传回京城,京城中众人都以为迎亲队伍中所有人都死了,荣国府自然也当贾珂死了,与他关系好的人如贾之春、贾珠都哭了好几场,贾元春接到消息后,也跟着众人哭过一次。如今知道贾珂不仅没死,并且还平安的回来了,众人自是欢喜。
贾珂回家,还没来得及和大伙说话,先是太监带着圣旨过来,皇帝在圣旨中将他表扬一番,将他这从六品的赞善升了一级,变为六品,又赏下珊瑚盆栽、玉如意之类东西。接着李湛的太监过来,传达李湛的歉疚和挂念之意,又送来一些古玩玉器。贾珂谢过恩后,还没坐下,他迎亲队伍中的同僚的家人们纷纷上门,打听路上发生的事,确认自己家人是否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