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阳王听到这里,脸色大变,心中冰冷一片,知道贾珂这般详细地描绘自己做的梦,果然是要假借梦境,来警告他什么事,这梦中出现的两人,就是成昆和吴明。汝阳王眉头一皱,暗道“他他究竟是怎么发现的难道普天之下,就没有一件事能瞒得过他吗
不不,绝对不可能他再聪明,也不是神,怎么可能洞悉天下所有的事他若真这么厉害,贾珠怎么会惨死还有那王怜花,现在不也被人劫走,下落不明了么。”虽这般安慰自己,但心中忐忑,不减反增,几乎就要压的他喘不过气来,手心也的全是冷汗。
只听那家丁道“贾爵爷便说那姓吴的点了点头,说道咱们既然以菊花为题,我这首诗当然要围绕着菊花来写。你们听好了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汝阳王不通诗文,真要让他对这首诗品析一番,只怕说上两三句,就说不下去了。他听完以后,只觉得这首诗写得很好,语句虽然算不得文雅,但诗中的威风凛凛,豪气冲天,却很是难得。他心念一转,暗道“他好端端的,念这首诗做什么吴明作过这首诗我怎地不知道”
那家丁继续道“孟先生听了这首诗,脸上露出惊奇神色,噫了一声,说道这不是前朝农民起义的首领黄巢的诗吗”说完就见汝阳王脸色铁青,双目圆瞪,问道“你你说什么这是谁的诗”
那家丁被他瞪了一眼,吓个半死,双膝跪地,结结巴巴地说道“孟先生说,是是是是是是是是前朝农民起义的首领黄巢的诗。”
汝阳王吓得脸都白了,心想“他忽然提起黄巢的诗句,意在说这姓吴的是一个和黄巢一样的反贼,就是吴明了。他来我这里说上一大通,显然他已经知道了我和吴明的关系。可是他为什么不直接禀告皇上,将我拿下”
心念一转,又想“我知道了他虽然怀疑我,可是他并没有能证明我和吴明暗中勾结的证据,所以他才来找我,想
看看能不能从我这里找到证据,好一并交给皇上,治我的罪。他既然是自己过来的,可见他还没有将心中疑窦告诉别人,他这么做,多半因为他是不想让别人分得他的功劳。好好今日我绝不能让他活着回去”
他到底驰骋疆场多年,瞬息之间,已经想好杀招,招手叫来陈管家,和他耳语几句,待陈管家点了点头,以示明白后,才大步走进花厅。
汝阳王走进花厅,一眼便看见贾珂,他坐在椅上,和人说笑,阳光落满他的身上,他看起来好是安详。刹时之间,汝阳王心中转过了千百种念头,往昔的点点滴滴,突然清清楚楚地在脑海中一晃而过。
汝阳王年轻的时候运气不好,正巧赶上皇帝铲除功勋贵族,扶持寒门子弟,他本就是异姓王,又是蒙古人,较之其他王爷,处境更加危险。
他父亲临终前,给他画了一只乌龟,其他人都当老王爷那时候已经病得糊涂了,全然没当回事,只有汝阳王心中雪亮,知道老王爷这是看透了皇帝的心思,怕他年轻气盛,还没看透,因此临终前仍然不忘嘱咐他要当一只缩头乌龟,宁可让皇帝觉得他是个酒囊饭袋,也不能让皇帝对他心存忌惮。
后来皇帝发现韩大将军功高盖主,气焰嚣张,便提拔功勋贵族,打压以韩大将军为首的寒门出身的新贵族。汝阳王见时机成熟,终于不再藏拙,恰逢丹国进犯,汝阳王自请领兵,连着打了几场仗,每仗必胜,他智勇双全的名声也渐渐在卫国兴起,皇上也对他恩宠有加。若非他是蒙古人,偏偏蒙古这几年很不安分,他也不会遭到皇帝日渐冷落,说不定今日已经能和韩大将军分庭抗礼。
壮志未酬,白发满头,汝阳王如何不怨,如何不恨,又见儿子库库特穆尔才华横溢,犹胜自己,只因为他是蒙古人这一条原因,便不被皇帝重用,那些和他相差甚远的蠢材、庸才反而比他提拔得更快,汝阳王辗转反侧,想了许久,终于答应了吴明提出来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