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听说鸠摩智抓走了段誉,也只会去想这鸠摩智是吐蕃国的国师,段誉是大理国的王子,吐蕃国和大理国素来没什么交情,鸠摩智这次抓走段誉,怕是要把段誉抓去吐蕃国,以他为筹码,来逼迫大理国皇帝答应吐蕃国什么事吧。
谁会想到,鸠摩智居然会把段誉带去空无一人的参合庄呢至少段誉的父亲和伯父没有想到,天龙寺的一众高僧没有想到,大理国的一众臣子没有想到,木婉清当然也不会想到。料来当时她收到秦红棉的信,读完信后,将这件事告诉朋友,朋友决定帮她打听段誉的消息,于是写信找帮手帮忙。
正常来说,这朋友找的这些帮手,须得将大理国方圆百里都打听一遍,才有可能确定鸠摩智和段誉走的是哪一条路吧。何况鸠摩智虽然是个番僧,和中原僧人打扮不同,但是番僧在中原也算不上少见,不至于他们经过哪里,哪里的人就一定会记得他们。加之鸠摩智也不是傻瓜,一路上走的应该多是荒山野岭,途中鲜有人烟,而不是大路,要找到他们,起码也要上百人分头行动,连续数日,才可能打听到他们的下落。
那么咱们来算一算时间。
段誉被鸠摩智抓住以后,两人走了三十四五天,终于来到苏州。
咱们暂且假定,秦红棉是在段誉被抓走的那天,给木婉清写信的,木婉清收到信之时,人就在洛阳。秦红棉身在大理国,木婉清却在卫国,大理国的传信官可不能随便进入卫国境内,她要给木婉清送信,用的当然不会是大理国的传信官。洛阳和大理相距大约四千里,哪怕秦红棉用的是民信居最快的寄信方式,这封信也得用个十五六天,才能来到木婉清手中。
即使木婉清的朋友当天就写信寄给住在大理附近的亲朋好友,并且他用的也是民信局最快的寄信方式,这一来一回,就得将近三十天,再加上秦红棉的十五六天,就得四十五六天,那时钟灵早就见到段誉了。并且这四十五六天,可没算上木婉清的朋友找的帮手打听鸠摩智和段誉的行踪的天数,以及木婉清寄给钟灵的那封信在路上走的天数,这件事显然很不合理。
依我看来,这中间唯二能发生变动的天数,就是木婉清的朋友的那两封信,在路上一来一回的时间。先前钟灵来找咱们,曾经说过,她五六天前就收到这封信了,也就是说,从段誉被抓,到钟灵收到信,应该只过去了三十一二天。所以木婉清的朋友将信寄去大理,可能只用了五六天,之后大理那边将信寄给他,也只用了五六天。
什么人能如此迅速地将信从洛阳寄去大理,又如此迅速地将信从大理寄去洛阳普通的江湖人一定不能,但若寄信人和收信人是同一个帮派的,他们这个帮派之中,有专门负责送信的人,那他们当然能够做到了。”
万花门中也有这样专门送信的人,若是发生了什么十万火急之事,就会一人配上三匹骏马,以便在路上替换,每过一处分坛,还可以在分坛换马。
王怜花听了贾珂的话,知道他所说不错,但心里仍有些不服气,略一沉吟,笑道“你说得有理,但是这个信差,可未必就是木婉清的朋友找的。你不要忘了,大理段氏本就是武林世家,武功高手甚多,秦红棉找个身强体壮,练过武功的人,让他牵上三匹骏马,快马加鞭,把这封信送去洛阳,也不是多么难的事情吧。
等他到得洛阳,木婉清读过信后,她那朋友再请这人把信送给自己的朋友,之后这人再将回信送回洛阳,木婉清读过以后,又给钟灵写了封信,再让那人送过去。这样一来,钟灵不一样可以在三十一二天内,收到这封信吗”
贾珂笑道“这确实有可能。”
王怜花还没来得及得意,就听贾珂道“但是你还记得那天钟灵是怎么说的吗”
王怜花噗嗤一笑,说道“她那天说了那么多句话,我怎么知道,你指的是哪一句话”
贾珂笑道“当然是述说她收到信的经过的那几句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