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点要到了,人才少了。
店长吴青峰赶紧安排人轮流去黎夏大碗面馆吃午饭,吃面、米线、抄手或者吃豆花饭都行。
黎夏妈那里会记个数,回头一并找黎会计结账。两边的财务是分开的。
收银员和销售、保安都安排了一半去。
“幸好黎总让我们足足站了一个月的军姿啊。不然这三个钟头还真有些吃不消。”
刚坐下,黎夏妈让人给她们一人端一碗水,“来来,都先润润嗓子。面和饭都马上来。”
豆花饭吃得慢点,但是是现成的,直接舀起来就吃。
面吃得快,但是要等着下。
不过,所有人都在十五分钟之内就搞定了。回去换下一拨人过来。估计客人吃过午饭估计就又来了。
张嬢嬢和黎夏妈道“光是做他们的生意都够了啊。”
“黎夏说第四天开始生意就要回落的。到时候就不包饭了,让他们自己回家去吃,就像纸厂那样安排。”
都是这
镇上的人,骑个自行车回去二十分钟基本可以来回。加上吃饭,四十分钟足够了。
中午场子淡的时候当班店长完全能安排得过来。
黎夏在办公室看数据,截止十二点销售额已经三千五了。今天估计破万没问题
再等等,等到没有八八折了才能真的看得出。
她走出办公室到超市看了一眼。
“黎总”
“黎总”
黎夏操补货的员工点点头,“吃了么”
“还没有,我们是第二轮。”
正说着,吃过的员工陆陆续续回来了。
黎夏便和这第二轮的员工一起过去。
“累不累啊”
“累啊,可是累得很快活。超市生意好,我们的工作才稳当。锅里有,碗里才会有。”
黎夏点头,“对,所以说顾客才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啊。”
“黎总放心,我们都是微笑服务的。”
黎夏超市的运作模式让小镇上的居民、农民都有些惊喜。比起以前被供销社的售货员呵斥,有点当家做主的意味了啊。
这一整天黎夏超市都是议论的焦点。
“你们说卖了多少钱我看到那个丁出纳一上午去了两回银行存钱了。”
“哎呀,还不是只有这三天。赔本赚吆喝三天过了,你看还有几个人去买”
同行的员工听到都有点生气,有这么咒人的么
黎夏看看说话的人,是好久不见的古嬢嬢啊
她微笑着点点头,对方哼了一声把头扭到了一边。
同行是冤家,这话不假。她的超市开起来,附近这些杂货铺的生意是要大受影响的。尤其今天,大概别处都没生意了。不然怎么跑到几百米外的地方来了
尤其之前古家还因为偷税漏税补缴税款和罚款将近一万这还因为是头一次查到,再有下次就么这么好过关了。
她道“是同行。”其实她还挺惦记古家的叶子烟的,不知道是哪里进的货或者说是谁给卷的。
众员工就明白了,原来是红眼病,见不得他们生意这么好。这种人不用理她,好好干让生意更好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