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说,这把枪是来自西洋的”
戴梓忘却自己所在位置,不自觉的喃喃自语,却不想被康熙听在耳中,只见他立即扬声“宣南怀仁。”
南怀仁是比利时人,天主教耶稣会的传教士,也是康熙天文与几何的启蒙老师,算得上帝师,他将欧洲取的科研成绩全都告诉了康熙,这也是整个天主教在大清赖以生存的根本,只是他也没想到,康熙竟然故步自封,如此多的科研教学竟然成了他的私人知识,并未传播出去。
这对南怀仁来说,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坏事。
好处是欧洲的科学还在进步,可这片富饶的东方土地却还处于冷兵器时代,未来将不再是欧洲难以企及的对手,坏处则是天主教的宣传力度得到了压制,他没办法发展出更多的信徒。
如今,南怀仁病了。
他年岁已经不小了,三十岁时,因为历法之争而入狱一年,那一年他的日子很不好过,年轻的时候无所谓,如今年岁大了,当年受过的罪就体现出来了,尤其是这关节,一到天寒地冻,就疼痛不堪。
南怀仁踉跄着扶着小太监的手进了乾清宫。
康熙依旧不废话,让戴梓将枪递给南怀仁。
只一眼,南怀仁就发现,这枪与他之前接触过的都不一样,里面许多改进连他看了,都忍不住拍案叫绝,甚至想要分解开来仔细研究。
要知道,他以前可是参与过铸造大炮的人。
他参与督造的神武大将军炮到现在都还是大清准头最好的大炮。
可这把枪,却依旧叫他看了觉得惊奇不已,甚至有的地方,都有些看不懂。
康熙没有贸然开口,而是观察南怀仁的表情,所以南怀仁一系列的表情变化并没有逃过康熙的眼睛。
“南师瞧瞧,咱们大清的枪如何”
康熙有些模棱两可的问道。
南怀仁又仔细翻看了许久才长叹一声“自然是极好,已经比我记忆中的欧洲枪支先进许多了,若臣没看错的话,陛下在子弹方面也做了很大的改进,枪膛中的痕迹可以显示出,这子弹的威力一定极大,只是臣学识浅薄,只能看出一些端倪来。”
说着,他忍不住摇头感叹道“看来臣真是病了太久了,没想到竟然变化这么大。”
“那按南师所言,这枪当真是极好咯”
“自然是极好的。”
南怀仁抱拳“看这些痕迹,想必戴大人也试验过千百次了吧。”
戴梓听到这话,顿时有些尴尬,汗颜着摇摇头。
只是他不知康熙说这些话的目的是什么,所以只能埋头默认。
南怀仁对戴梓向来不喜,要知道,天主教之所以能得康熙赞许便是因为他们先进的物理与化学知识,能够更好的帮助康熙铸造出新式武器,而戴梓,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武器天才。
但凡他们提出的理论,本想卖个关子从康熙那边得到更多的好处,结果总能被戴梓破坏。
他已经快死了,可别的天主教徒却无法像他一样成为康熙的心腹,所以他才深恨拦路石戴梓。
所以这会儿他误会这枪是戴梓造出的,也就按捺不住心底的怨愤了。
只要戴梓没了,日后康熙能依仗的,就只有天主教了。
于是他思索一瞬,便转而开口“不过,臣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康熙心事重重,闻言立即抬起眼来“南师快讲。”
“这个技术虽然臣不会,却曾经在英吉利那边见过,若臣没猜错,这该是英吉利造枪的技术,若没有身后的武力与化学方面的知识,是造不出来的,皇上还是仔细查探一番,别叫人钻了空子。”
可怜老主教,为了宣扬天主教一辈子留在了大清不说,到了最后还违背教义说了谎。
这番话说的天衣无缝,可偏偏,南怀仁错算了一笔,那便是这枪并非戴梓所造。
相反,这枪是叛军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