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妈看着呢。”
蒋连梅说话的时候,蒋大军两口子和蒋连梅的两个哥哥也赶过来了。
“你还知道回来”
韩娟抱着三岁的外孙女,说出的第一句话有些冲。
她怀里的那个小姑娘长得着实有些漂亮,都说女儿像爸,宿明媚完全继承了原身长相上的所有优点,因为是个女孩,五官上又柔化了一些,白肤粉腮,大大的眼睛,又长又密的睫毛,再配上一头自然黑卷的头发,简直就像摆在高档橱窗里的洋娃娃一样。
这么大的孩子还不怎么纪事,三个月没见到爸爸,早就已经将他忘记了,这会儿见到宿傲白,也只是觉得这张脸有些眼熟,嘬着手指头,歪着脑袋看着他。
“这不是回来了吗,有些话回家再说。”
蒋大军看着四周看热闹的眼神,扯了扯自己老伴的衣袖,在外面说这些就是让别人看笑话。
韩娟也是替闺女抱不平,这几个月队里闲言碎语那么多,他们母子着实受了不少委屈,这些都是她的好女婿带来的。
不过她也明白,老头子的话有道理,再说了,既然女婿回来了,就说明他还是想要这个家的,她也想听听,到底因为什么原因,让对方推迟了那么久才回来,还不给家里传个口信。
于是一行人进屋,外面的人见没热闹可瞧,也逐渐散去了。
家里的布置和原身离开时没太大变化,穿过前面的小院进入的第一间屋子是用来招呼客人的堂屋,一家四口吃饭也在这个房间里。
虽然曾经是废弃的老房子,可经过修缮,再加上这些年住在这屋子里潜移默化的装饰改变,这间堂屋看上去宽敞又干净。
墙壁是前年重新粉刷过的,对着门的那面墙正中挂着主席的画像,下面是一排竹编的长椅和几把凳子,餐桌放在靠右侧的位置,右边的墙壁上还有一扇门,进去就是家里的厨房。
除此之外,还有两间卧室,两口子带着闺女住东边的那间最大的房间,大儿子宿明城六岁时就已经搬去了另一间屋子。
宿傲白环顾了一圈堂屋,还来不及整理他从宁市带来的东西,就被两个舅兄拉着坐下,严肃地询问他之所以那么晚回来的原因。
“你妈的病怎么样了,这次连梅没和你一起回去,你妈别对连梅有意见了吧要不然怎么留你留了那么久,都不放你回来了。”
姜果然是老的辣,蒋大军这个问题问的很有技巧。
他没直接说宿傲白这么晚才回来,是不是本来不打算回来了,而是从他母亲那里下手,将他的迟迟不回定性为母亲的挽留。
“我妈这次病的很严重,好在找了一个比较厉害的医生,不过大夫也说了,以后还是得好好养着,不能再上班了,我和我妈说过,连梅和孩子没回去是因为实在买不到火车票,我怕她病得急,就自己一个人回来了,我妈也是理解的。”
宿傲白搬出了自己在火车上一早就想好的腹稿。
“之所以这么晚回来,也和我妈这场大病有关,因为她之后得修养,不能上班的缘故,家里打算将我妈的那个工作转给我。”
这话一出,蒋家人的脸色都变了,就连像来单纯的蒋连梅也抿着嘴,笑不出来了。
在场恐怕也就只有宿明城和宿明媚兄妹俩懵懵懂懂,不知道大人们为什么忽然变了脸色。
现在知青回城的手续很难,只有每年极少的几个名额以及被举荐成为工农兵大学生等几种方式,还有一种方式相对简单一些,那就是通过接班回去。
每一个下乡的知青只要能找到愿意接收他们的单位,就能够回去,而现在工人的工位就是世袭的,父母传给子女,只要父母同意儿女接班,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可偏偏下乡的知青,大多都是因为家里没有空余的工作岗位留给他们,才被迫下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