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明昉一人坐在餐桌上,慢条斯理吃着清蒸鲈鱼。
他也不用亲随伺候,自己挑刺吃鱼,吃得缓慢又优雅。
裴安立在他身边,只做端茶倒水的简单活计。
突然,裴明昉冷声问“之前有一日晚回京,碰见有人闹事,如何”
他其实是吃着鱼,看着那白白嫩嫩的鱼肉,和鲈鱼那鼓鼓的圆眼睛,想起了那日的那个小囡囡。
小小年纪,倒是知道心疼母亲。
裴明昉对外人之事一贯漠不关心,但却看不惯坊间不顾礼法,不讲刑律的罪行,因此才有了开口帮衬一事。
裴安对此很是习惯,并不觉有何异样。
他看自家大人安静吃鱼,仔细回忆起那日事,道“后听闻那位沈娘子道自己的煎饼绝无腐坏,都是干净鲜食,她便把当日所有饭食都送出,没有收一文钱,若是免费得用有恙,大可寻巡检司来找她,她一力承担。”
裴明昉夹鱼的手微微一顿,他确实没想到,当时那个瘦弱的老板娘,竟还有这般魄力。
“倒是不错。”他点评一句,顿了顿又道,“倒是个令人敬佩的小娘子。”
裴安喜欢吃那家煎饼,偶尔早晨从此处路过,总会买上一张,打打牙祭。
“大人,那煎饼确实好吃,自那日起,沈娘子的生意便越来越好,听闻现在一个早上能卖几百张,很是厉害。”
裴明昉没吃过这般煎饼,他早起上朝,家中已经备好早食,不需要沿街采买。
另一,从他所住之处入宫,也不需路过汴河大街,是以对这些新鲜吃食未曾得知。
裴明昉状似随口道“下次你买,给我也买一份尝尝。”
裴安点头应下,话便说到这里。
直到一整条鱼都吃完,裴明昉才突然开口“总觉得那小囡囡很面善。”
裴安微微一愣“面善”
裴明昉若有所思道“她那张眉眼很是熟悉,似在哪里遇见,若要深究,却也想不起来。”
他记忆超群,几乎过目不忘,那日匆匆一瞥,他就记住了那小囡囡的长相,甚至经常会回忆起来。
那小圆脸上,脸蛋红扑扑,杏圆眼睛圆滚滚,浑身上下都透着活泼可爱。
这样可爱喜庆的孩子,若是以前见过,裴明昉应当不会忘记。
晚上入睡之前,裴明昉看着水盆里自己的脸,还在仔细回忆。
奇怪,在哪里见过她
作者有话要说1揽客,宋代以后专以承揽他人税赋输纳从中取利者。其实就是给富户算纳税金额,从中赚取劳务费的职业税务。2燕馆歌楼就是所谓的青楼,不过宋时大部分歌伎娼妓皆是卖艺不卖身,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往常都是作为表演唱曲、售卖货品等招揽生意,也有少部分是卖身,会在楼前挂红栀子灯,也就是现在所谓红灯区的由来。宋现代的拂晓时辰。
三章奉上
想说下哦,整本书是提前打过大纲的,我一般都是按照大纲写作。而且每天最多写六千字,再多就会影响文章质量,这个我自己也不太能接受。今天更的是之前的存稿,也根据大家的意见略微做了修改。
这本书的文案写得很早,但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我发现许多剧情没有办法直接以团团为第一视角,逐渐改为双视角,其实团团和怜雪都是主角。不过还是尽量以团团为主的
就怜雪而言,作为一个有很严重心理疾病的人,想要自愈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只有度过这个过程,彻底放下心坎,才能痊愈。不过从今天这一章开始,基本上就痊愈了
如果大家实在觉得缓慢或者目前剧情不太喜欢,可以攒一攒再看,谢谢大家的支持,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