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稳落冰,现场奋力欢呼。
孙娅然“很干净的技术,丛澜在点冰上的动作真的百看不厌外点四太漂亮了”
于蒙“提前转体很少,空中和落冰的姿态也很好,看来这个休赛季她又有了技术方面的精进。”
4t落冰滑出,从这个半场到另一个半场,丛澜脚下步伐不断,趁势继续做第二个四周。
开场两个四周跳,4t干净轻盈,4s果断迅猛,不过后者在落冰时有些不稳,丛澜被迫手指摸了冰面,这使得她心里有了些许懊恼。
孙娅然“可惜了不过这个萨霍夫四周,我发现丛澜常用的姿势是八字起跳,与双腿同方向的起跳姿势相比,这个姿势看上去要更大开大合一点。”
于蒙“也更漂亮一点。”
弦乐组退出,圆号声音也几近消失,钢琴再次有了独奏的机会。
丛澜以butterfy姿势跳接燕式转,她仰燕旋转,脚下几乎没有位移,稍后改侧燕,不算快的速度里,能清晰地看到她胸口的那个“心”,以及背后的那只蝴蝶。
侧燕接甜甜圈状态,她从身后拉起了浮腿,将自己尽量地团成了一个圆。
空中摄像机凑近,给了一个俯拍。
在切换甜甜圈时,钢琴独奏已经改成了乐团合演,平静忧伤的旋律被打破,主题的冲突、黑暗与光明的不断较量,气氛变得不一样了。
丛澜以放在前半程的3a3t和3z来配合这段旋律,向前的3a是迎难而上,紧跟的3t是实力展示,举双手的3z皎皎如月,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好。
这段留的并不算长,当d小调转而d大调,轻松愉快的氛围将刚才的振奋中又带着的阴郁紧张一扫而空,生机勃勃之下,冰面灿若花开。
坚定有力的节奏中,丛澜开始了她的接续步。
与荣耀向我俯首不相上下的精彩步法串,玛丽娜维斯里娃再度展现了她在编舞方面的天赋,将这段步法融于音乐,也让丛澜的“热情”、“心脏”像狂风暴雨一样,汹涌地铺满整个冰面。
步法之间毫无滞涩,前一个与后一个衔接流畅到不可思议,单足难度步法带着转体,热情明朗随着丛澜的动作向外散发。
有人曾经苛刻地评价荣耀,说这个自由滑太过于刻意,在炫技上做得太满,比丛澜之前的我即是我更炫技,失去了花滑的本来面貌。
但花滑对外的宣传里,isu数次使用丛澜的这个曲目,在一个专辑之内,四个项目的运动员共计十来个节目,只有荣耀的播放量到了千万级别。
最关键的是,这只是其中一版。
gf也好,世锦赛也罢,每一次的荣耀都有新的播放量,每一版的赛场发挥都让人惊呼叫绝。
还有人在评论区问,这都要被批评没有展现花滑的真核,那么有哪个节目是体现了的
苛刻的人沉默,他们思来想去,规则之下竟然没有一个作品,是可以比肩丛澜这个荣耀的。而规则之前,荣耀依然能与那些经典不遑多让。
哪怕有不喜欢丛澜的人戴着“我认为丛澜之外所有节目都超绝”的一千八百米大滤镜,推荐了几个曲目,随后也会被真正的路人一脸迷茫地反问,你是当真的吗没在驴我
丛澜从不反驳荣耀里包含炫技意味,后来还有一些退役的运动员、业余的花滑爱好者们发起了一个“谁能滑完小荣耀全程”的活动,要么有人磕磕绊绊地滑出来,要么主动减少衔接和部分动作来求流畅度,要么一开始就选择了放弃。
连专业的运动员也不得不承认,丛澜的这个自由滑就是超难,难到他们要失败好几次才能连贯滑出,给出的情感和舞蹈动作的美感,还远远比不上丛澜。
第二乐章的接续步,只比被调侃成“魔鬼接续步”的荣耀只难不弱。
玛丽娜维斯里娃在sns上表示,她倾尽了毕生之力,来为丛澜完成这场对冰面的告白。
热烈、疯狂、无所隐藏,丛澜将一片热忱尽数展露,她在最冷的冰上,做着最炙热的抒情。
内勾与外勾的衔接转换时,丛澜的身形忽而一倾,随着被拉长的背景音音节一样,她的动作放慢又转快。
两个乔克塔的深刃在冰上画出痕迹,她躬身又直起。
丛澜在俄罗斯与维斯里娃学编舞的时候,对这段接续步的要求是,以生命和灵魂去抒情。
花滑占据了她人生的大半,从单纯的为了第一到现在的荣誉、教练、团队、冰迷、责任,丛澜没有感觉到压抑,她只是更爱这块冰,也更爱这个项目了。
这个赛季她18岁,未成年到成年,很多人为她欢呼,庆贺她长大。
丛澜也有着别样的感受。
她以前是没长大就夭折了的,过了18岁,就好似有了新的人生阶段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