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不高,按照新规会标记小于号但不超过180°所以不降组,跳跃质量差兴许e还是个负的。
丛澜可能再也跳不出来这个5t。
但她跳出来了一次。
就像是突然被打通了任督二脉,她转身看着那个痕迹,听着周围倒吸冷气的声音,再转过头时,没有说什么,而是向后滑行进入4t的弧线。
刚才还失败的4t,这次跳得很漂亮。
这一日,她的4a缺周落冰了。
而八月的这一天,钻石表演赛里的跳跃大赛的最后的最后,名次出来之前的最后一跳,原本要跳4z的丛澜,突然选择了4a。
她用了长长的一段滑行来做准备。
这很正常,因为大家都是如此。
这又不怎么正常,因为丛澜很少如此。
太长了,这个滑行不单单比她赛事里的要单调,还比她ga之后炫跳跃的预备要长得多。
她几乎滑了大半个场地,从一侧的长边尾部越过短边,继续顺着另一个长边往前,再次来到最后的短边。
人们以为这是个4z。
于谨在她刚起步时也这样以为,但他随后没有看到丛澜的z进入曲线。
越过短边,丛澜脚下做了一个转三。
很简单的花滑步伐,对大多数人来说一点困难都没有。
于谨嚯地就站了起来。
“你干啥呢”
“站着干啥,显得我们多不合群似的。”
“于谨”
但于谨没工夫跟他们斗嘴。
他直勾勾地盯着丛澜,连眨眼都不舍得。
他怕自己眨的那一下错过了什么。
丛澜转身向前了。
a跳
卧槽
a跳向前,这是最容易被辨认的一个跳跃,哪怕初次接触花滑的人都可以在第一时间认出来。
a跳永远向前,它给人的感动最多,尽管只是三周半的圈数,依然有无数人最为喜爱。
在观看者们脑子里尚未完全闪过“丛澜的3a好像不用这么长的前摇”时,那道黑色训练服的身影,就已经起跳了。
3a当然不用几乎满场的滑行准备。
因为这是4a独有的。
丛澜的a跳进入速度极快,得益于ed的起跳方式,这份进入速度给她带来的好处就是3a看上去格外轻盈、有力。
两个有些反义对比的词汇,轻盈之中,不失力量。
她的4a与3a差别却很明显。
丛澜的这个4a,爆发力极强,进入之后一气呵成,ed不像skid那样会有一个细微的卡顿动作,给人的感觉就流畅得如同点火起飞的火箭一般。
一瞬,破入云霄。
如果是skid起跳,或者任何一种横刀制动式的起跳,都达不到这种效果,因为为了制动而多出来的这个动作,势必要破坏掉进入的速度,太快就会失败。
a跳永远向前,skid却自带“不敢”二字。
横刀制动起跳又快又高的不是没有,现今大多数运动员却做不到。
所以他们达不到丛澜的3a效果,跳不出令人惊叹的完美3a。
就算同样是满分e,别人的3a与丛澜的观赏度就是不一样。
这个4a没有3a那么轻盈,却是一样的流畅,它不是清风,而是一座山峦的拔地而起,腾空,自成一岛。
“后部核心肌肉群真漂亮。”
“于谨怎么教的这背肌力量都逆天了吧”
“她腰背伤一多半都得赖你。”
“别说了,要是你你不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