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3a一个3a3t,也都没问题
那就好,我放心了
很快六练,很快结束,e仙留到场上,其余人回了后台。
丛澜在地上来回走动,避免自己的身体冷下来。
于谨找了个显示屏,去观察前面五个人的现场。
谁都想,谁都想有完美发挥,但这种事情不是想想就行的。
前天短节目,六人几乎个个满血,除了e仙失误过大,其他人的表现都是可圈可点,看客们也很满足,大呼过瘾。
今日自由滑,时长多技术动作多,难度增长,还全要上3a,这在侧面也提升了女单们的失误率。
男单的次数没有女单多,原因之一就是他们的难度配置要高出一截,现在短节目和自由滑里不上四周跳,就进不来前三。
丛澜卷着女单练起了3a,所有人都默认,索契冬奥没有3a拿不了冠军,甚至可能上不了领奖台。
所以很多女单都在练这个跳跃。
今年的jgf上,十三四岁的新一批小女单里,有两人的3a跳得还不错。
她们身体未发育,轴细,转速快,出3a比成年组的女单要简单一些,而且可以用到新技术,是从丛澜身上扒拉下来的。
而成年组这里,星野晴奈与v仙等人都不得不承认的是,为了练习3a,她们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反而使得另外的跳跃、步法、旋转等缺少了本该有的练习时长,影响到了技术的稳定度。
但三周半的残酷在于,这不是付出努力就能练出来的,就能稳定下来的。
就像丛澜练四周一样,她用了一年多才敢放上赛场,星野等人迫于无奈直接将3a放进配置里,不得不说,这是一场赌博。
输赢未知,不晓结果。
丛澜没将希望寄托在其他选手失误上,于谨也不是这样的人。
或许师徒能配对搭档成功,在某些个性上,两人确实是一致的,哪怕到了现在,他们照样如此。
于谨盯着转播前场赛况的屏幕,目不转睛,心里没有想着“摔倒吧失误吧出差错吧”,而是单纯地在看,在见证e仙的比赛。
看到她的3a失误摔倒,于谨还有点遗憾“轴歪了,太强行了。”
这样很容易受伤的。
e仙大概也察觉到了这点,3a摔了之后便没再强求,原定的3a2t也改成了2a3t,是及时补救的选择。
她的短节目失误太大,在其余五人自由滑难度储备丝毫不弱于她的情况下,e仙翻身逆袭本来就是极为困难的,现今又摔了个3a,目前来说,已经没有了一争之力。
除非其余五人也摔,但这很难。
e仙本人似乎也知道这一点,在接下来的半场自由滑中表现得有些颓丧,而这种心态,也影响到了她整体的完成度。
于谨“可惜了。”
花滑选手失误太正常了,如何克服这种失落心态,是每个人要学会的课程,不能说摔了、落后了,紧跟着就不好好滑了。
这样不行的。
既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观众。
第二个出场的是娜塔莉,正常比赛了,大概也是堵着一口气吧,今天的表现很不错。
可惜的是,在kc区等分的时候,她的实时技术分一降再降,从68多降到了64多,看来是后台在复核技术动作。
分给3a的时间太多,娜塔莉其他的跳跃本就不算稳定,这下子问题全暴露了。
于谨分析着“看样子三周半判存降组了,唔,勾手跳也错刃了。”
技术动作的前后顺序他记得大差不差,这会儿很多小方块都从黄色变成了红色,也就是说,待定的技术动作在二次复核时被判定了有瑕疵。
这样的话,分值就会重新变化,bv会降低,e方面比如3z有了“e”就必须是负值,这些都是规则里的。
于谨“t裁确实严格。”
手可半点都不松。
娜塔莉最后得到了12745的成绩,不算高,如果是在这群人里的话。
国内论坛炸翻了天
一开场就折了俩,朋友们,我有点害怕
这块冰怎么了,为什么如此诡异
都怪丛澜,搞得我现在对于140以下的分数都没有期待感了,其实120多也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