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这是工部新研制的一种炉子,用它生火做饭、烧水很是方便。这煤炉虽然不像灶那样烧那么多菜,但是咱们老百姓也煮不了这么多东西,这煤炉也够使了。听说现在京城里的人家都开始用这煤炉做饭呢
不过这煤炉不是烧柴,而是烧煤,而且普通的煤还不行,必须要到买煤场那种特制的蜂窝煤才行。
不过好在这蜂窝煤也便宜,一文钱一块,三块煤就能烧一整天了。一担柴还要六七文了,而且到了这一年来柴价都涨到十文了,且只能烧两个两天就没了。这么一比,还是烧煤划算一些。
不过这对于咱们乡下人来说在,这煤炉却是有些多余了。家家户户都有柴火,非要花那冤枉钱买这煤炉做什么还要花钱买煤呢但是我那小三子心疼她那刚怀孕的媳妇,说她屋里没炕、怕她冻着,非得买个煤炉”
吴雅听着刘李氏这絮絮叨叨念着,思想却飞到了九霄云外。
煤炉这个东西,她只在三个月前和康熙闲聊到这京城柴价上涨的问题时,提的一个建议。却没想到康熙这么快就让造办处做出来了,还这么快在市面上就有销售的了吗
想到这里,吴雅的眼神幽深了起来。
她并不是质疑造办处的研发能力,毕竟她已经把大致的原理告诉康熙了,造办处那么多能工巧匠的,要是连一个煤炉和蜂窝煤都用造不出来,那还不如回家吃自己算了。
煤炉是好造,但是最大的问题却是蜂窝煤的用量问题。
想要供应整个京城一冬天的蜂窝煤的用量,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必须要提前备好足够的蜂窝煤才行。而且据她所知,京城是没有什么煤矿的,煤都是从山西那边拉过来的。
这从把蜂窝煤做出来,再拉到京城,还能保持足够的供量,这所耗的时间可不小啊,三个月,够吗
吴雅的眼睛怔怔地看着那“咕噜咕噜”的开水,袖子里手慢慢地握了起来。
“夫人,你在那里做什么呢还不过来坐”就在这时,吴雅听到了身后康熙的笑声,不由得身子一震,然后若无其事地转过声来,走到康熙身边自然地坐下。
“做什么呢刚才见你一直蹲在墙角。”康熙笑着问道。
“没什么,只是见李婶家买了煤炉,有些好奇罢了。”吴雅垂下眼睑,淡淡地说道。
康熙脸上的笑容丝毫不变,调侃道“怎么你也打算在自己家里弄个这东西做饭我可告诉你,这玩意也就炖东西、烧个水好使,其他的都比不上土灶。”
吴雅深深地看了康熙一眼,突然笑了起来“老爷多虑了,我还不知道这东西有多大的能耐吗用它做出来的菜,那几个嘴刁的才不吃呢”
吴雅转过头对刘老汉说道“刚才听刘婶说,你们家老三媳妇有喜了,应该恭贺刘叔你一声呢只是预先不知道,也没有准备贺礼,这个镯子就当时我的一点贺礼吧”
说着吴雅去卸手腕上的镯子。
老两口连忙阻住。
刘老汉急道“夫人万万不可,之前小三成家,夫人已经送过贺礼了,哪能再送更何况咱们乡下人还没听过怀个孕就送贺礼的,这镯子咱们万万不能收。”
“是呀是呀,夫人快收回去,这太贵重了,使不得。”刘李氏也连忙说道。
虽然他们与贵人交往的时候也存着捞点好处的心,却也知道什么该收、什么不该收。人要自知
见两人态度坚决,吴雅也意识到这镯子对一个普通农家实在是太过贵重、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范围之类,也就不勉强了。
吴雅想了想道“罢了,既然如此,等你家小孙子出生了,我再补一份贺礼吧”
老两口连忙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