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很快地康熙又忧虑起来这次是混过去了,那下次呢
大清需要发展工业,就不能按照原本的方向走,这么大变化是肯定瞒不过吴雅的。
一想到吴雅知道真相的后果,康熙忍不住又头疼了起来。
算了,瞒一天算一天吧真的等“东窗事发”那一天到时候再说
在康熙的忧虑之中,康熙三十年就这么过去了,来到了康熙三十一年。而这一年,拖了好几年的太子大婚终于在九月完成了。
太子的婚事是孝庄太后生前定下的,定的是三等伯石文炳之女瓜尔佳氏。但是由于孝庄太后的去世,太子的大婚就被搁置了。
好不容易等过了孝庄皇后的丧期,但是由于大清之前还没有太子成婚的前例,礼部就这个破问题扯皮了好几年,终于在康熙的严厉呵斥下,礼部才在最后期限前拿出了太子大婚的章程。
而三阿哥也在三十二年,娶了勇勤公朋春之女勇勤公朋春之女董鄂氏为嫡福晋。但是作为最受宠的德贵妃之子,四阿哥胤禛,却迟迟没有定下福晋人选。
一开始,众人还以为皇上是想给四阿哥定一个十全十美的福晋才一直拖着。但是后来才慢慢发现,皇上根本就没有给四阿哥选福晋的意思。这让前朝后宫都有些摸不着头脑,不明白皇上是个什么意思。
不仅是皇上,就连德贵妃也是如此,似乎从来没有打听过哪家格格的家世品性。更让人匪夷所思的事,四阿哥这么大了,身边居然一个房里人都没有
这让众人震惊之余,不得不怀疑这四阿哥是不是身体有什么毛病,要不然这皇上和贵妃娘娘怎么不给四阿哥选福晋呢
一时间,四阿哥收获了来自各个方面同情的目光,就连这两年日益疏远的大阿哥和太子也都跑来问情况,说了好些劝慰的话。
一开始胤禛还莫名其妙,但是在知道事情的原委之后,顿时有些哭笑不得了。
额娘存粹是觉得过早近女色对身体不好才没有定福晋的人选、也没有给他安排房里人,怎么就传出这些匪夷所思的传闻呢
胤禛倒是想解释来着,但是在发现解释之后收到的怜悯更多之后,胤禛觉得还是闭嘴为好,反正事实会证明一切。
就这样,时间来到了康熙三十四年。
这几年,大清的变化用日新月异来说一点也不为过。
首先是政治中心,由于康熙越来越多的时间住在畅春园的关系,许多政令政策都是从畅春园发出的,这里俨然成了又一个小朝廷。
康熙在畅春园常驻,那些大臣自然也要跟着。每天城中来往实在是太辛苦了,越来越多的大臣把家搬到了畅春园附近。
不过短短一年时间,原来偏僻的北郊已经不是那些穷苦人家住的地方了,这里盖起了一栋又一栋高大阔气的院子,俨然变成了又一个小西城,很是热闹。
至于下面百姓的变化,那就更大了。
青霉素、水泥、煤炉、肥皂等新兴事物的出现,仿佛给这个已经开始有些下沉的大清注入了新的活力,逐渐变得朝气蓬来。
这些事物的出现,不仅给百姓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实惠和便捷,更重要的是还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从普通老百姓,再到一些没有考取举人的秀才,只要肯干、放得下身段,都能挣口饭吃。甚至不少头脑灵活的百姓发了小财,那些郁郁不得志的读书人也由于人手的短缺被提拔成了小官小吏,了了多年的心愿。
民间尚且如此,而直接接触朝政的那些官员自然感受更为明显了。
他们尤其发现,这几年皇上越发地重视造办处,甚至于在百望山设置了造办处的分管衙门研发局,并从内务府拨了不少银子给研发局,作为研发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