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卫其轩的后续计划,是让他们有机会进驻这两府,和当地的粮商打擂台的。
古代做生意,不仅倒买倒卖赚钱,更赚钱的还是占地盘,这是长久的生意。
像粮商,盐商,他们只要占据一个地盘,然后把其他商人排挤出去,就能在此地长长久久的发展下去。赚的钱就是这个地方百姓的钱。
要想扩张,就得占据别的地盘,可地盘哪里是好占的
别说这些外来商人了,就是官员上任,都得看当地势力的脸色,手腕不高的,还会被当地架空。
这还是官呢,身份上天然占据大义,商人就不一样了,属于最底层。
所以他们每到一个地方,面临的未知风险是无限扩大的,当地官府,乡绅,甚至是百姓,都有可能成为他们的灭顶之灾。
就比如一件很简单的操作,你进入一个小县,那里的县令说你带了违禁品,把你的东西都扣下了,要是小本买卖,这就倾家荡产了,说不得还有牢狱之灾。
所以说,不是有大背景大势力的,很少有商人跑去别的地方占地盘,行商路过还好,要是和人家本地势力抢买卖,那你等着吧,有的是阴谋诡计等着你。
现在卫其轩的办法,虽然让他们自负盈亏,带着粮食去顺天和河间府。
但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以皇阿哥的身份保证了他们的安全,要是他们的手段再高点,挤掉当地的粮商也不是不可能。
因此,他们几乎是亏本做这一次买卖,就是赌一个可能性。
扯皮的最后,十三以二十万两的定金,购买到了超过六十万的粮食,虽然都是陈粮,但粮食都是好粮食,不掺杂任何不该有的东西,比普通老百姓放在家里吃的都要好。
十三回忆整个过程,然后再看卫其轩的分析策划,忍不住惊叹,这个侄子太厉害了。
简直算无遗策,每一步就精准预测。
十三和四爷感叹道,“等弘盼侄儿的身体养好了,四哥就不用愁了。”
有这样的儿子,四哥什么做不成
四爷忍不住苦笑,“慧极必伤,他就是太聪明了,我宁愿他身体好点,而不是现在这样。”
每一次看着弘盼在生死边缘挣扎,他都忍不住难过,老天给了这孩子聪慧的大脑,却收走了他健康的身体。
“四哥不必忧心,会好的。”十三劝慰道,见四哥这么担忧,忙转移话题,“皇阿玛那边,批了四哥的折子吗”
说到这个,四爷振奋起来,“皇阿玛压下了折子,不过他给我下了密旨,让我们酌情办理。”
酌情办理的意思是,方法可以用,但别大肆宣传了,也别让朝中那些老大人知道了。
他们都是老顽固,要是知道他们打着那招摇撞骗的主意,估计会宁死拦着。
“那真是太好了。”十三忍不住高兴起来。
“这都多亏了你,要不是你这些日子多方周旋,买下了那么多粮食,让皇阿玛看到了方法是可行的,皇阿玛不一定批准。”四爷笑着拍十三的肩膀。
这个弟弟帮他良多。
十三不好意思笑笑,“我都是跟着弘盼侄儿的计划走的,要说厉害,那还得是弘盼。等事情结束后,四哥可得给侄儿好好表表功,让皇阿哥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