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小说 > 步剑庭 > 卷十 第九章 天灾地难(五)

卷十 第九章 天灾地难(五)(3 / 7)

随后用天人感应之说,不但顺理成章的解释了暴雨成因,更再次神化了君权的天授性,权威性。

最后话锋一转,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即劝皇帝充盈后宫。

一波三折,有理有据,让堂上众多大臣不禁扼腕,崔光景怎能说出如此阿谀之词

而令更多大臣扼腕的,这阿谀之词怎么不是被他们说出的

连李林甫也略感意外,他虽与崔光景串通,但这几句词却不是他教授的,而崔光景把话题引到充盈后宫上也显得有些逾矩,除非

李林甫心念一转,立即补充道“礼部亦认为,陛下为万民天子,当使我朝宗嗣繁荣,不宜偏宠一人,更不宜为亡故之人劳情伤身,故充掖后宫,此天子之礼所当为也”

见李林甫亦说话,崔光景低垂的头才偷偷抬起几分。李林甫有意拉拢他,弹劾李林甫的“忠臣”、“诤臣”也试图联合他,但最终让他决定选李林甫这一边,是因为宫里也有人带了口信,教他说了方才的话。

传信的宫人是高力士的亲信,而高力士又是

崔光景不敢往下想,他努力用眼角余光上撇,便见当朝皇帝李隆基一副悔忏之态,痛心疾首道“若如此说,当真是朕之过,是朕之过啊惠妃啊惠妃,你我夫妻之情,只能来世再续,朕实不敢因念你一人而误万民啊”

说罢,李隆基恋恋不舍的扯下头上白巾,高力士上前接下,宣告着对武惠妃的悼念结束。

而各地天灾地难,被解释为神器出土的祥瑞,被解释为皇帝伤情过度,皇帝都已认错,其余官员要再怎么攻讦李林甫

所以,还负隅顽抗的群臣,很快被李林甫的门生杀得溃不成军,朝会下半段议程,顺理成章的成了商讨如何为皇帝举行选秀大礼。

只是李隆基坚决推辞,声称当务之急应救济灾民,不能多做耗费,才在众臣山呼皇帝仁德爱民的赞颂声中结束了本次朝会。

朝会之后,皇帝独留了李林甫和崔光景二人,由高力士领二人进入内室。

一些不宜在朝会上商讨的事,李隆基总是留下相关近臣,私下探讨,这是崔光景之前从未享有的待遇,他知晓,今天这场豪赌他赌赢了,从此踏上了登云之阶。

可方一入内室,李隆基便给了他一个下马威。

“你司天台的奏疏,你给朕好好看看”李隆基怒气冲冲的甩过一份奏疏,厉声道。

崔光景立时伏地捡起奏疏,战战兢兢的阅视,心中疑虑道,司天台这种清冷衙门,如何能令天子龙颜大怒。

可他真细看起来,便只有满肚子的委屈,而李隆基也不管他看没看完,滔滔不绝喝道“瞧你司天台的慕紫轩做得好事,他给朕许诺,他挑动昆仑山那批逆贼和自诩正道的修者相斗,耗损之后,便能让通天道诸派归心,归于皇统。朕信了他,拿出内库半数财物支持他,他呢,竟反被人抓了个现行,当众揭穿,呵,当真是个志大才空的竖子朕错信了他”

崔光景这才刚把奏疏看完,第一反应是满腹的委屈。奏疏是慕紫轩的下属,那个换做“贪狼”的修者代拟的,内中简述了慕紫轩欲摆弄正派和六道恶灭相争,从中取利,却遭正派和六道恶灭同时算计,连带着司天台也名誉扫地,难怪皇帝会大发雷霆。

但关他崔光景什么事啊

司天台有明暗两种职能,明里是监看天象,制定历法的清冷衙门。

暗里是统领为皇帝效命的修者,监视三教百家诸多派门的强势组织。

可惜,他崔光景在明,慕紫轩在暗。

最新小说: 符界之主 是江还是湖 血染侠衣 地煞七十二变 炮灰女修仙记 幽冥真仙 仗剑皇子闯天涯 一个人的道门 执法堂的大师兄 鬼谷仙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