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没错,要是有足够的卢采鸡,我们辛苦点,一天做五百只不是问题”
向明点头,有足够数量的卢采鸡,他们去做的话,付出的只是体力,辛苦一些倒没什么,他不怕辛苦,可惜实在没有那么多货源,只能如此。
“向师傅,我想去卢采鸡的养殖地看一看,不知道可不可以”
古争站起身,又说了句,货源紧张,不够,那就想办法增加货源,即使增加不到一天五百,多一倍两倍也好。
这边的货源多一些,古争那边就能多卖一些。
古争能够多卖,就有更多的人能够吃到这种上等美食,将更好吃的美食推广出去,也是古争的职责,他的工作是美食评论,其中就有推广美食的重任,古争的文章不全是批判,称赞的一样有很多。
“当然可以,你想去我现在就能带你去,离这不远”
向明也起身,卢采鸡和他们本来就是在一起,距离很近,养卢采鸡的地方是一个小农场,在一个山脚下,养殖卢采鸡的是个农户,依山而养。
养殖场的环境不错,还有几名员工,他们的卢采鸡除了向明这边要之外,还有两三个商户在使用,若没有这几个商户一直支持他们,这个养殖场早就倒闭了。
“和老板,这位是古争古大师,杭城美食大赛第一名”
养殖场的老板姓何,和向明年纪差不多,他是子承父业,和向明继承了师傅的产业一样,两人算是世交,关系很不错,感情很好。
只是向明和其他人一样,介绍古争的时候,总是喜欢提起古争之前的成绩,杭城美食大赛第一名,是他目前最好的成绩。
“古大师你好”
和老板不知道古争来的用意,但还是很客气的接待着。
“何老板,我刚才听向师傅说,你这里的卢采鸡产量并不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产量不高”
古争开门见山,直接询问。
要增加卢采鸡的产量,只能在养殖场下手,首先就要弄明白他们为什么产量一直不高,如果是因为卢采鸡非常难养,或者这里的环境只够他们养这么多,别的地方又不行,那增加产量的想法就别想了。
就好像天面,王威王震两兄弟也很想增加产量,可就那一块地能出产,他们想增加也无能为力。
“产量不高,原因其实很简单,一是资金,二是没有那么多客户”
何老板叹了口气,古争心里则微微一松,不是特定原因就好,限制何老板产量的两个原因,在他这则没有任何问题。
资金,古争有,现在店里每天有五十多万营业额,利润差不多有一半,一个月几百万的纯利润,投资入股绝对没有任何问题,给足他们资金。
至于客户,那就更简单了,自己就是他们的客户,大客户。
“何老板,增加每天多五百只的产量,需要多少资金”
古争再次问道,何老板则愣了下,每天五百只,这可不是个小数字,卢采鸡的出笼时间可比普通的鸡要长,饲料养的鸡四五十天就能出笼,散养的鸡两三个月也长成了,他们的卢采鸡,养成时间需要五个月。
正因为如此,他们的养鸡成本才会大幅提升。
“每天增加五百只,我要增加数十名员工,还要增加鸡食的货源,只要有钱,芒砀山那边有足够的食料,不过这都需要大笔的钱,每天增加五百只,估计要增加两百八十万以上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