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哄声便更大,“大王今晚好好调教公主,她就不那样害羞了”
呼林累指着他们笑骂,送姜吟玉回去。
老北凉王目送着二人的身影,颇为满意,饮了一口酒。
这个时候,院子门口跑进来一个男使,到北凉王身边停下,贴着北凉王耳朵道了几句话。
“王上,公主的嫁妆到了”
老北凉王搁下酒盏,“到了”
“到了,中原的车队就在城门外。”
北凉王让他赶紧迎人进来,不忘道“去告诉五大王,说公主的嫁妆到了。”
片刻之前,王都外。
一支几百人的队伍,停在城门下。
他们身上银色的盔甲,如同天上的银光,英气逼人,让人不敢直视。
守城的人问“什么人夜里来王都。”
下方队伍中,一个样貌平平无奇的男子骑马走出,用胡语道“从中原远来的,押送柔贞公主的嫁妆。”
守城人一愣,望向他身后队伍,问“送公主嫁妆的,怎么人这么少”
“我们被后方的大部队派来探路。你们若不相信,派几个人下来检查检查便是了我们锱车里装得都是公主的嫁妆。”
城楼上,胡人们转身商量,士兵们静候多时,等了许久,才见有人跑下城楼。
“吱呀”一声,城门打开。
胡人士兵跑出来,说要检查队伍。
他随手掀开一只木箱的盖子,金灿灿的光亮跃出来。
胡人小兵没见过这么多金子,眼睛都看直了。
“怎么样,这回相信了吧”大昭士兵次从衣襟中掏出一叠布,递过去道,“看看,这是不是你们胡人的通关文书。是你们二王子留给我们的。”
看到这物,胡人小兵们哪还不信,抬手朝城楼上人做了一个手势。
“放行”
队伍不急不缓进入了王城。
穿过长长的黑暗的隧道,城门在身后关上,队伍中紧绷的气氛松了下来。
他们不是送嫁妆的军队,而是太子的亲兵。
不久前,他们的大部队,刚被太子调走,去攻打北凉的边境。
显然,他们走得比军报更快,北凉的首领,恐怕还不知道,边境已经破了。
这支队伍,行走在狭小的道路上,驶向雄伟巍峨的皇宫。
越靠近王宫,越能清晰地听到漂浮在空气中的舞乐声。
太子姜曜骑马,走在不起眼的队伍中央,黑布遮住面颊,只露出一双灿亮的眸子,盯着远方的宫殿。
一路畅通无阻,入了宫,周围鼓乐和鸣,气氛闹闹哄哄。
士兵捉住一喝醉了男使,问“宫廷是在做什么”
男使醉醺醺,口齿不清道“公主大婚,大王让我们同乐”
军中士兵又问“哪位公主,和谁结亲”
“柔贞公主和我们的五大王啊”男使身形晃悠,抬手指向远方一处高楼宫殿,“入夜了,大王带公主回去了,如今二人正在洞房呢。”
那男使说完就倒地不起,扑到水池旁呕吐去了。
士兵询问太子意见,姜曜面色无波,只道了一句“我知晓了。”
胡人小兵领路,将几百士兵带到了一处院子里。
四周空旷无人,众士兵下马,井然有序地搬运嫁妆。
那胡人小兵,刚刚瞧见金子,就起了贪念,趁着士兵不注意,掀开盖子,偷拿了几个,猛地发现木箱下方盖的都是草叶,根本不是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