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洵拍了拍狗头“毕竟你不是条狗,让我想一想”
安抚过后,卫洵沉吟了一会,然后用柳枝开始抽打大黄狗。这大黄狗竟不躲不闪,趴在地上,任由他打卫洵抽的毫不留力,这大黄狗身上斑斑点点全是血痕,皮开肉绽,竟是将整张狗皮都抽了下来。
但狗皮里面,却是个人
或者说鬼更恰当。
这鬼泪流满面,望向卫洵的眼中没有半点怨恨,全是感激。他结结实实磕了几个响头,随后融入到了地下,去阴间投胎了。
“啧啧啧。”
卫洵叹道“俗话说得好,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啊。”
白小天就是百晓生这件事,卫洵从郁和慧那里得知。因此百晓生的每一句话,卫洵都会放在心中琢磨。
百晓生说起柳树,说起鬼怖木,显然不是无的放矢的。他又接着用人骨人肉这话,引得钱姐提起了芷家大院里面养着狗。
这就让卫洵瞬间想到了这句俗语。
这句话说得是鬼都怕柳,子孙后代如果清明祭扫时不带柳枝,亡者在阴间就会受到小鬼的磋磨,不再为人,而是披上狗皮变成黄狗。
而黄狗,则是正好和卫洵一直思考的,第四景点倾向物究竟是什么有关。
“你早就想到了”
追梦人问道,他心中实在是讶异不已,说实话,就连他脑子都没有卫洵转的这么快。
“不。”
卫洵却摇了摇头“一开始我想的是杠。”
皇家出殡要一百二十八杠,王出殡是八十杠,明七帝用王的规格下葬玉泉山,这是折辱。卫洵想着倾向物会不会与杠相关。
但随后他发现自己走入了误区中。
找甜水和玉泉山明七帝,甚至是芷婆婆出殡背后究竟是谁这种事,都是在他们原本不会涉及到的暗处的。
这是背后的博弈。
而正常来讲,各个景点,倾向物之类,都是明面上的东西。比如纸扎,比如皮影演出。
那么不去想玉泉山,也不去想明七帝,光看第四景点天寿山,明十三陵相关的倾向物,会是什么
已经逝去的他们,最在意的是什么
“传说中清努尔哈赤,有四名救命恩人。”
卫洵解释道“明辽总兵李成梁的小妾,一匹大青马,一条大黄狗,还有乌鸦。”
相传李成梁原本对努尔哈赤起了杀心,因为小妾通风报信努尔哈赤才有机会提前逃走。大青马带努尔哈赤跳过了悬崖,乌鸦们用身体挡住努尔哈赤,不让他被追兵发现。大黄狗在追兵放火烧山时,用身体皮毛沾水涂在昏迷的努尔哈赤身上,不让他被烧死。
缺少任意一个,努尔哈赤恐怕都会死。
当然,这并非正史记载的史实,更有传奇神话的色彩。但谁也不知道野史究竟是真还是假。
“所以说,魔鬼商人确实挺有用。”
有黄狗,也有乌鸦,卫洵差不多能确认自己的猜测。乌鸦藏着的半块牌子上是个残缺的李字,更是直指李成梁,代表的就是这段清的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