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布的线是用黄麻做的,家家户户都种有黄麻。用黄麻做线织布和蚊帐耐用。”
妇女很高兴展示自己家做的布。
林语伸手去摸,这种布厚实,但粗糙不柔软,皮肤嫩一点的还种不敢穿这种衣服。
不过这里的人穿习惯了,不成问题。
只见那妇人将偏黄的布绑上,浸泡在水里,不断搅拌。
“这水里放了什么染成什么颜色”
族长介绍说“她家的女儿要出嫁了,正在给她女儿做嫁衣。”
“真的,恭喜,恭喜你们家了。”林语让瓦子拿出一小包糖给妇人,当作是她的贺礼。
族长把草给林语看,“水里放的是这个。”
“这个是”有点眼熟啊。
“这个是板蓝青叶,板蓝根的叶子,这东西能染色”瓦子吃惊地问。
“这个草的根部是药材,能卖钱的。”
“能卖什么钱,这种草到处都是,连猪都不吃。
谁家想染布,谁家就去扯一把熬汁。”族长不当一回事。
林语感叹,“你还真的身在福山不知宝
族长,你还是多收集这些草的根部,准备卖钱吧。”
见林语煞有介事地吩咐,妇女问一句,“真的能卖钱”
“能,价格不高就是了。”
原产地价格不高,运出去价格就高了。
“这东西也没人要啊。有人要才能卖钱,没人要的东西卖不了钱。”
族长说出了关键点。
即便是人参,也得有人要才行啊。
没人要的东西就是多余的垃圾。
林语陷入沉思,族长说得对,这东西没有人要啊。
博罗部落距离城镇远,如果进入山林只为了收够板蓝根,对于商人来说不划算。
收够板蓝根还不如收购价格高的药材、木材呢。
即便是拐骗一个女子出去卖,说不定赚到的前都比收够板蓝根的多。
后续的观察中,林语不提收够的事,更不提他们的药材。
铜钱在这里没有用武之地,他们不要铜钱,只要盐巴、铁器、布匹。
寨子很大,也用一个时辰走完了。
山寨的人口不少,至少有一千多人。
这属于大型山寨了。
晚饭的饭桌上,叫来了许多德高望重的老人来一起吃饭。
在餐桌上,林语给他们说了外头有什么,和他们说外头的变化。
说说这位新上任的县令大人。
可惜山寨里的人根本不在乎县令是谁,也不在乎出了多少惠民政策。
当天晚上林语喝醉了,是瓦子护着她睡下。
第二天,林语带着瓦子在山寨里走动,和这家聊天和那家聊天。
她也就被一些人认了出来。
博罗部落里的一个分支的队长,瞧见了林语,召集兄弟们。
兴奋地说道“你们不是想和我一样发财吗
眼前就有个好机会。”
“你知道这个女人是谁吗
她就是老坑寨的金凤凰,她就是木家当家主母的仇人。”
老哈说“鹰部的人说了,只要抓到林语给他们,就给一头耕牛,五只羊羔。”
“这么多”
“这还算少的。木土司的当家主母是鹰部的人,她说谁杀了林语,她就给二十斤盐巴,十斤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