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点了点书籍封面上的青贮二字“就是这个。”
康熙
果然是糟心儿子知道从五台山带回来的书,他每个字都认得,但连在一起,十句能看懂五句就不错了,还把书给他。
康熙气得干瞪眼,直接将书丢过去“说人话”
“汗阿玛到地儿就知道了。”
胤礽将其带到一处马场,虽然同是马场,京中的规模却比山东那个小上许多,但安防却更为严密。几人来到一处地窖口。胤礽第一个跳下去。康熙胤禛紧随其后。看着眼前的地窖,康熙抹了把窖壁“这是水泥”
“是水泥。汗阿玛大概也看出来了,此窖与别的地窖不同。这叫青贮窖。青贮窖的建造有许多讲究。比如窖壁需有一定的倾斜度,下方要留排水口,内部得光滑平整等等。尤其它的选址也十分重要。并非随处都可建青贮窖。
“去岁时间紧,我查看各大游记,结合舆图,又问了朝中好几位大人,一时间没找到合适交易的牧场,但是找到了一处正在出售的马场。”
康熙反应过来“山东马场”
“是。这边只是作为示范,好让汗阿玛更为直观的了解青贮窖与青贮饲料。但此处其实并不大适宜大批量建造青贮窖继续青贮饲料的储存,因此大本营在山东。”
康熙瞬间抓住了关键“青贮饲料”
“汗阿玛看这些。”胤礽指着密封的一个个大圆包说,“这就是青贮饲料。”
他招手示意身边的侍卫划来一袋,里头全是小麦秸秆。
“汗阿玛,这是去年我买的那批。”
康熙本来不觉得如何,听闻去年二字,浑身一震。若这是去年的小麦秸秆,存到现在还有这样的新鲜度,那确实跟当季新长得也差不了多少了。
康熙一句话问出关键“这样的草料,一共有多少”
胤礽摇头“没多少。”
随后给予了解释。
“汗阿玛你也知道,光哥带回来的书籍里提到的东西多而杂,我们需要从中提取出我们目前最为紧缺而又最有可能成功制作出来的东西。
“这个活并不那么容易。我跟光哥最初谁也没想到青贮饲料上头。是四弟一句话点醒了我,我才恍惚想起,光哥的那批书里似乎提到过这个。
“青贮饲料最关键的环节在于储存发酵,但在此之前,还需粉碎打包。从木兰回来时已是闰六月,我就算立刻着手准备也需要时间。光靠人力是不行的。书中所说的机器难度过大,一时弄不出来,但整改一下,做个低配版总是可以的。
“于是我跟光哥用最快的速度设计出粉碎机和打包机,加紧让人制作出来。但因为是头一回做这个东西,我们调试了很多遍,期间浪费了不少草料。但经过数次整改后,总算达到了想要的效果。
“只是那会儿时间已近秋日,各处新鲜草料都已经差不多没了。好在我之前搜罗得多,还剩余一些,全制作出来,去除冬日马场消耗,大约还有一两万斤。”
胤礽将康熙请出窖,指着马场的马说“去年冬天,这里与山东马场的马吃的就是我们自己做的青贮饲料,汗阿玛看看,是不是长得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