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希哈眉带忧愁,看着眼前的膳食怔怔出神,再是精细的珍馐也没了胃口。她从小听生母说自己如何在后院争宠,如何讨得阿玛欢心,如何为有子嗣立足费尽心机。生母便是因此在生孩子时难产落下了病根,她那位不知名的兄长更是一落地就没了气。
此后生母调养数年才又有了她。这一生也只得了她一个。
因吃过年少产子的亏,生母对她耳提命面,用自己的半生经历告诉她,子嗣对女子重要,可要笼络男人的心,并不一定非得靠子嗣。
女人生孩子宛如在鬼门关走一遭,而年岁太小孕育子嗣,其中凶险更甚。
所以自入宫后她一直在偷偷服用避子的药丸。方子是生母弄来的,并不伤身。哪日想要孩子了,停了便是。她的计划是先固宠,将皇上的心揽过来。等过上几年,岁数大些再要孩子。
可惜计划赶不上变化。
倘若太子能与她结盟,有太子相助,她这条路也能好走许多,不必过多担心。然而太子不喜她,佟家又新进了个佟妃。有皇贵妃做靠山,佟妃风光一时无两。再加之惠宜德荣四妃各有各的本事。南巡之前,皇上翻她牌子的次数便已逐渐减少。
南巡回来后,又遇佟妃有孕。皇上更是看不到她了。而已故元后二姐这招棋用得多了,也越发不好使。
如此情形,叫她怎能不急。
子嗣,子嗣
乌希哈低头看向自己的肚子。如今皇上对她还有几分荣宠,若趁现在怀个孩子,或许能扳回局势。否则照这个情形,过得几年,皇上可还记得她是谁计划再好,却也是在她圣心加身的前提下才管用。若无圣心,还谈什么计划不计划。
可她如今堪堪十五,生产艰难,倘若遭遇意外,该怎么办
乌希哈纠结万分,进退维谷。
伺候的大宫女燕喜瞧出她的心思,进言道“娘娘可还记得惠安伯刘家的大姑娘”
“惠安伯刘家”乌希哈愣住,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可是研制出了牛痘的大功臣刘太医家”
“正是刘太医研制牛痘有功,皇上特封其为惠安伯。他膝下长女自幼随他学医,天赋极高,医术不比男子差,尤其擅长妇人之症。当初皇贵妃因丧女之痛病危,太医院束手无策。最后还是皇上将刘姑娘召进宫施针,才使得皇贵妃回转。”
乌希哈恍然大悟“此事本宫记得。不过后来皇贵妃病愈,她便回府了。”
燕喜又道“刘姑娘今岁已经十七,却还未定亲。”
乌希哈一怔,转头看向燕喜“你的意思是”
燕喜摇头“奴婢不知道刘姑娘为何一直没定亲,但听闻也是议过的。最初说的是个员外郎家的儿子,两家都有意向。就等正式定下,偏偏这时候,刘太医做出了牛痘,一跃成为惠安伯。
“从前太医对员外郎,彼此家底都差不多,员外郎家的门庭比刘太医强,刘太医还算是高攀了。可惠安伯的封赏下来,这亲事就有些门不当户不对,于是不了了之。
“据说今岁年初刘家又在替刘姑娘相看,相看的是谁,奴婢不知晓。但似乎刘姑娘不愿意,拒绝了,因此至今亲事未定。”
乌希哈琢磨起来。
燕喜继续说“女人生孩子素来艰难,不论年岁多大都一样。可若有懂得此道的人自有孕开始便一路护持,这危险自然小上许多。
“奴婢听闻承乾宫有位宫女,名唤东珠。皇贵妃孕小时是她在照顾。现今佟妃娘娘怀有龙嗣,皇贵妃仍旧派她前去伺候。娘娘身边没有东珠这样的人物,不如借助外力。”
“你是指刘家姑娘”乌希哈蹙眉,“若召她进宫几日,或还可行。若要她照顾我整个孕期,十月之久,她能愿意”
燕喜轻笑“娘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码,端看娘娘怎么跟刘姑娘谈。刘姑娘一直不定亲,必然是有缘由的。这缘由是什么,她求的又是什么。娘娘不妨从此处着手。只要娘娘能满足她的条件,还怕她拒绝吗”
“有理”
乌希哈嘴角勾起,心下有了主意。若刘姑娘同意,有她相助,此事当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