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思虑良久,觉得主使者需了解水泥杂交水稻与牛痘的特性与关键,还要懂得如何周旋谈判,更加要有决断的魄力。满朝官员扒拉了一圈,也就那么几个有能力胜任,明珠便是其中之一。
如此一想,当即拍板,明珠就明珠吧。
离京当日,胤禔亲自送行。
“舅父,真的要去吗此事并非一定要你”
明珠摇头“船马上要开了,此事已定,无可回转。”
胤禔蹙眉,很是不赞同“舅父此去,快则半年,慢则一二年。这么长的时间,朝堂瞬息万变,你不在如何能行”
明珠倒不这么看。
“大阿哥不能只看眼前得失。臣在朝堂作用有限,反而是此次出海,责任重大。若做得好,其功劳将不逊于索额图,甚至还可能胜他一筹。他前些年遥遥领先,在玻璃牛痘杂交水稻上的政绩沾的是太子的光。
“我此次出海与各国谈判,若能为大清获取巨大利益,凭的全是自己的本事,当在他之上。”
明珠一叹,“大阿哥,这是我们近期能用最短的时间获得皇上重视,夺得最大功劳的唯一机会。”
胤禔想了想,又道“可是海上风险大,倘若”
明珠笑起来“富贵险中求。想要功劳,哪有不辛苦的。大阿哥不必太过担心。此次出海,皇上很是看重。船上配置齐全,不但有医者,有常年在海上谋生的渔民,有擅泳者,还有水师,便是神机营,皇上也抽调了一队作为护从。”
见得如此,胤禔稍微放心了些许。
明珠又言“倒是大阿哥,臣不在的这些时日,您要当心。切记不可与太子争锋,同众皇子好好相处。再有尚书房诸位同窗,你可以与之相交。但只能是同窗之间的正常交往,不可涉及其他。”
胤禔张了张嘴,明珠抬手阻止,看了看左右,小声道“大阿哥,你如今才十三岁,何必急于一时能入尚书房的,都是家中嫡系子弟,甚至许多往后都是要承爵或是接掌一族的。只需和他们把关系处好了,还怕他们影响不了身后的家族吗既然如此,又何必做得过于明显”
眼看时辰已到,明珠只能道“大阿哥记得多去看看惠妃娘娘,多听惠妃娘娘的话。”
话毕,上了船。
船只离港,渐渐远行。看着码头上胤禔的身影,明珠心下叹息。
他这个皇子外甥,算不得蠢,却实在不够聪明,尤其少年心性,过于急躁,沉不住气。若要成大事,需得有人时时把关,耳提面命。好在如今他还算能听得进自己的话,对惠妃也足够敬重。自己不在,有惠妃看着,应当不至于出什么大乱子。
又想到太子,更是叹息。怎么自己的外甥不是太子呢,多省心啊。
可惜纳兰家与惠妃荣辱与共,系于一身,与太子成对立之势。有这么一个机会,让他舍弃,他着实不甘心。
尤其太子身边已有索额图,还有一众敬慕者,不缺他一个。他的身份尴尬,若前去效忠,只怕会被边缘化,得不到重视。这不是他想看到的。若是这样,还不如守着大阿哥。若大阿哥能成事,纳兰家凭借从龙之功,也可保后世几代风光了。
比起凤凰尾巴上众多羽毛中的一根,他宁愿当孔雀头上傲立的冠翎。
想到此,明珠一顿,眼睛微微眯起,嘴角渐渐上扬。
他不是不知道太子与大阿哥的差距,但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功高震主,其身自危。太子锋芒太盛,可未必是好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