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索额图这弄权的心思和本事,也不知道带带太子。狗奴才,没用
亏得胤礽不知道他的心理活动,不然怕是忍不住要替索额图喊冤。
他提议明珠,纯粹是觉得对方有几分才能。再者也是清楚自去岁那一遭之后,胤禔想上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明珠是个有抱负的人,同时也是个聪明人,自然懂得当断则断,不会再陪着胤禔胡闹。
至于帮胤禔说话,其一是康熙本就已有想法,他不如亲口说出来,给对方一个台阶,还能显示一下自己的大度。其二嘛,胤禔此番转变,实在反常。总得给点甜头,给点机会,胤禔才会进一步动作,如此他才能知道对方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所以对于胤禔,与其说是“原谅”,不如说是引蛇出洞。
次日,康熙下旨,将胤禔调去了工部,主持水泥生产及全国官道修建事宜。这可是个大肥差。可见当初的巴掌打得有多狠,如今的甜枣给得就有多大。
随后,康熙又召大臣议事,七日后,成立外交部,把原来与海外诸国的外交事宜全挪了过来。
五月初,胤礽刚过完生辰,便在替康熙整理奏折时,得知了一个重大讯息。
康熙二十五年时,古兰国攻占黑左古城,被清军击退。清军撤走后,古兰国卷土重来,再度被清军打了回去。
两次战事,古兰国都是突然进犯,本以为可以打清军一个措手不及。若按照原本的局势,清军即便赢了,也确实会损失巨大。
可偏偏有了胤礽这个变数,早几年就埋下了钉子,清军提前防范布置。致使古兰国节节败退,伤亡惨重,清军损失却只有古兰国十分之一。
此战之后,朝中曾有人提议和谈,可两国首脑出于各种原因,未曾点头。
此事一过便到了康熙二十六年,戴梓研制出多种新式火器,发放给边关先锋军。清军装备上升了,气势也更强了。这番情形之下,大清如何还会提和谈
至于古兰国。也不知是不是被打得太惨,双方伤亡比例差距太大,古兰人心中憋着口气,不服更不忿,誓要一雪前耻,哪肯主动放软态度。如此,局势僵持下来。
去岁,古兰又兴兵来犯,第三次被清军打败。这次之后古兰终于提出和谈,而鉴于准噶尔动作越来越频繁,显见已经坐不住,国内大战一触即发。康熙顺势答应。
这回胤礽得到的消息便是,双方已确定好和谈地点尼斯克城,时间就在八月。
这一整日,胤礽给康熙念奏折总是心不在焉,回到毓庆宫便开始琢磨起法子来。他想去尼斯克主持和谈。可他是一国太子,不用想都知道康熙肯定不会答应。
究竟要怎么做,才能让康熙点头呢
胤礽脑子里想了七八个点子,决定软的不行就来硬的。就在他为此绞尽脑汁的时候,小柱子进来禀报,索额图归京了。
胤礽你怕不是掐着点回来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