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不起是关键,否则康熙如何甘愿退让。
“准噶尔虎视在侧。噶尔丹野心甚大,早就想统一蒙古,这几年我们借助青贮饲料插手喀尔喀事务,前年又在边境进行了一场军事演习,以作威慑。
“噶尔丹虽有忌惮,却没有停下扩张的脚步,与喀尔喀纷争不断。如今忍了许久,已经忍不住了。去岁冬天已集结兵力与土谢汗部开战,甚至还勾结了古兰同时进攻,使得喀尔喀数部腹背受敌。
“喀尔喀已经遣人上书说愿意内附,请求我们派兵支援。朕已应下。一来这是收服喀尔喀的好时机,二来唇亡齿寒,若让准噶尔占据喀尔喀蒙古之地,他们下一步恐就要威逼京师了。”
康熙冷哼“你以为古兰为何此时提和谈”
因为此时大清迫切想要驱逐准噶尔,他们是想趁火打劫。
“保成,你要明白,战争非小事。即便我们现今火器强大,准噶尔仍旧不可小觑。古兰实力更不比准噶尔差。若只应对一方,我们自是不怕。若两面受敌,我们必陷囵圄。
“就算勉强战胜,也会付出巨大代价,伤亡惨重。我大清才平定三藩几年休养生息几年你可曾想过,大清是否承担得起这样的损失”
康熙抬了抬下巴,目光重新放回舆图“这片土地虽广阔,但地偏且远,尤其大多为北寒无用之地,就算划归我们,恐也无法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管理。”
这才是关键。华夏古往今来的思想,攘外必先安内。准噶尔是心腹大患,是可能威逼京师的存在。而舆图上这片土地严格来说,如今很多地方如今严格说来并不算是大清的。
如果能用这部分大清目前本就没有统治权且即便要过来也很难进行有效管理的土地换取与古兰的和平,令其不插手,让自家免于腹背受敌,能一心抵抗准噶尔,不算亏。
上辈子所知的事实也表明,此举确实让大清与古兰维持了一百多年的和平。也是这一百多年的和平,没有古兰的介入,换来大清能够集中精神与兵力对抗准噶尔,粉碎噶尔丹的阴谋野心,保住了国内的局势。
倘若与古兰僵持,打个几十年的持久战,又有准噶尔虎视眈眈,还能有日后的康乾盛世吗
但那是上辈子,这辈子已然不同。在这个平行时空里,古兰与他前世所知的古兰不同,大清也早就不是那个大清了。
并且胤礽的想法也与康熙不一样。在胤礽看来,先划下道来再说,至于能否有效控制,那是后面的事。不论自家如何管理,只要名义定下,就能站在国际道义的制高点。他日这块地域若出现什么状况,我国起兵,那是反击,合情合理,毋庸置疑。
这一原则不只关乎现今,还影响日后,甚至可以延伸到数百年,上千年。
胤礽态度十分坚定“汗阿玛,我不想退,我想试试。我们总要试试。”
康熙又气又笑,哄孩子般道“那就让索额图去试试。”
胤礽
“汗阿玛,您就让我去吧。我想亲自去看看,您不是总想要我入朝办差吗和谈便是一个大差事,您就当让我去长长见识,历练历练。”
康熙瞪了他一眼,目光中透着怀疑“你跟我扯了这么多,不会都是幌子,要去尼斯克,只是单纯想到处去逛逛吧”
不怪他这么想,实在是胤礽的性子太跳脱了。老嚷着出京,老嚷着想去海外诸国看看。他不得不这么想。
胤礽冤枉,真心冤枉
可惜康熙仿佛认定了这点,态度强硬“不许去。”
见胤礽还要开口,康熙立马打断“此事就这么定了,不必再议。朕说不许就是不许朕告诉你,别想歪主意,没有朕的旨意,你休想出京。”
胤礽翻了个白眼哼唧“谁说的,大不了,我离家出走。”
康熙
这还真是眼前这小崽子能做出来的事,康熙大惊“梁九功找两个人把太子押回毓庆宫,给我好好看着。在和谈使团离京之前,不许他出毓庆宫半步”
胤礽艹
他这都是为了谁还不都是为了大清,为了华夏居然这么对他叔可忍,婶婶不能忍
可他还没动作,就已被两大侍卫一左一右抬了起来。
胤礽
慈宁宫。
“玛嬷,你说这孩子怎么就讲不通呢。虽是和谈,双方停战,可一旦和谈崩盘会发生什么,他不知道吗一国太子,怎能去如此险地若有个意外怎么办再说,古兰派的也是使臣,我们却派一国太子,怎么,给他们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