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的时候,他一般不杀nc,即便是杀,也是重伤之下,为了吸收生命力活命。
但长时间玩下去后,在那种整个城市都在追捕他一个人的情况下,压抑和暴力会逐渐让人心理压力越来越大,直到忍不住爆发,有好几次肖仁都杀过了头,而且更恐怖的是,因为有正当理由不过是个游戏谁让这些家伙一直逼我呢之类的想法,他即便杀过了头,心里也没有一丝一毫的罪恶感,反倒有种发泄了压力的畅快。
记得有部美剧西部世界也说了类似的故事。
人这种生物,其实很难说他们是好是坏。
不知是孔子还是谁说:人性本善。
还有一个古人说人性本恶。
在肖仁看来,都不对。
人的本性既不坏,也不好,他们和其他动物一样,生来只有一个念头活着。
善,恶。
这些道德观是后天形成的,之前说的那个“天”,其实也跟道德观有关。
那个被解放出来的天性,在大多数人,甚至包括学者专家看来,都是绝对的恶,这也导致现在很多人都有人性本恶论。
其实这不对。
因为这种天性并不是先天就有,而是后天形成的,就像光与暗必是伴生体,善与恶亦是如此。
当一个人被植入善的概念时,必然也会被灌输恶是什么,从最基础的吃糖多了会长蛀牙到别跟xx玩,会学坏,xx行为是犯法的。
人在被塑造成一个善良的人时,对恶的接触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表世界是不容许恶的存在的,普世观念都在教育人怎么当个好人,别干坏事。
正是在这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约束下,人的本性渐渐就失控了。
如果把善恶拟人化,设置一个类似审美疲劳的疲劳值。
日常中,随时随地都可以散发善意,做好事,也没人会指责你,不出十年,疲劳值就ax了,也许有少数人会一直做下去,但大多数人还是会腻,不愿意去做,这也是一些理论说现代人冷漠的一个重要原因,理论上讲现代人和古代人都是人,为啥现代人更加冷漠呢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现代人比起古代人,更遵纪守法。
在小时候,大多数人都被灌输过遵纪守法,做个好人的概念,虽然这两者不能划等号,但潜移默化之下,人们的潜意识里就有种我一直在做个好人这种感觉。
即便冷漠,人们也不觉得自己是坏人,反倒有种我已经做的够好了,还要怎样的厌烦感。
这种厌烦感很多人都有,人类世界的道德观没法去说它是对是错,但它的确是一步步的积攒着善意疲劳值。
当这种疲劳值达到顶峰后,厌烦的不要不要的,可是你还是得保持现状,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另一个数值恶意期待值。
这是人类或者说很多生物都有的一种逆反心理。
越是不能做,他们就越好奇,期待值增加的越多。反倒是能做,或者说天天都在做的“善事”,一点也不期待,也不好奇。
在人类给自己设立的这种道德体系下,其实一直都在消耗着善意期待值,增加着恶意期待值。
长年累月下来,大多数人的恶意期待值早就是一个恐怖的数值了,看似正常的人,心理早已种下了魔种。
这颗魔种也许一辈子都不会开花结果,但也有可能进入适宜的土壤,发芽,长大。
比如权力,比如财富,这些强大的实力支撑就是土壤。
而肖仁追求的自由,无所顾忌,无所畏惧,其实也是一种土壤,甚至还是更加适宜的土壤。
孢子系统就是这片土壤,甚至能让肖仁内心的魔种长成参天大树。
可是肖仁并不想让这颗种子生根发芽。
所以他才为自己设了一些底线,不管有没有监管机制,他都不想越过这些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