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明俊在路上接到运物资的车辆带着到扎营的地方,他们迟了两个钟,到达的时候都快中午,众人又七手八脚的搬物资,有睡袋和私人行李,还有些牛粪和无烟炭,用纯净水桶装的矿泉水,做饭用的锅碗瓢盆用品,还有米和蔬菜、干粮等物品。
整理妥当物品也到午饭时间,次尼夫妻和旺堆夫妻做了午餐款待客人们,众人一起享受藏式大餐。
下午,贺明俊和八弟贺明韬开车和舅舅们回村去帮搬燃料,到半下午时分,一家燃料公司也将贺家兄弟订购的干牛粪燃料送到村里,并帮将燃烧运至扎营的地方才离开。
到下午,村民们在外的孩子们也回村到扎帐的地方居住,等着明天开山挖草,其中也包括达瓦的孙子孙女们,次尼有两个男孩一个女孩,旺堆有三个男孩一个女孩,普布也有四个孩子,巴桑只有一儿一女。
贺小三贺小十五的老表们是成年人,而且已结婚嫁人,就贺小三老大不少了还是只单身汪,贺小十五还在读书,另当别论。
达瓦的孙辈们有两个参军,有两个大学或大专毕业回故乡工作,没上大学的孩子至少也读到初中,可以说达瓦家在村子里也是很有头脸的一户。
达瓦家拿国家薪水的孙辈没有回来挖虫草,是在外做工的几个孩子们有时会回家挖草,有时也不一定会回,有时只会挖几天。
达瓦家的孙子们也没分谁家谁家,都是在一起住,年青一辈也带有孩子,大的七八岁,小的也有三四岁,非常热闹,贺家兄弟们和表兄妹聊天说话,吃饭。
乐韵记忆很好,但是,面对那么多的人名,而且很多名字极为相似,她也表示头晕,幸好有小孩子,她和孩子们玩,吃糖果,看课本,顺便指导他们功课,也荣幸的收到一片崇拜眼神。
z省因地理位置的原因与首都有一定的时差,天黑天亮比首都晚一二个钟左右,因此,一般是早上七八九点钟天才亮,晚上八九十点钟才天黑。
5月的时节,早上大概七点天亮,如果到冬季,要到八点或九点。
虽说天亮的比内地晚一些,乐韵的人体生物钟有规律,早五点准时醒,回空间打坐修炼,打理好作物再出空间,天还是没亮,只好先躺着等。
燕少、贺家兄弟们的生物钟同样准时,都是五点到六点醒,个个先躺一阵,到六点半爬起来跑厕所,然后贺明俊贺明智兄弟俩烧火烧热水。
水还没开,达瓦和儿子儿媳们也相继起床,达瓦去经堂念经,曲珍卓玛负责做饭,桑姆去照顾养在家里的羊和牛,要挤羊奶,打扫卫生,喂水和草料。
乐韵等主人们起了再起床,先跑厕所,回头上二楼,搬个板凳坐火炉旁兴致勃勃的看贺小三的大舅母做早饭,她最喜欢藏民的用品,铜壶银壶等,特别有特色。
为了招待客人,早餐很丰盛,也是最原始的藏族早餐,有藏包,馕,奶酪、糌粑、酥油茶、昨天杀的羊的内脏,血肠,还有风干牛肉。
大家围坐着吃早餐,各人一个木碗,可以捏糌粑吃。
第一次吃有民族特色的早餐,乐韵学贺小十五用酥油茶拌糌粑,捏成小团子吃,别说,味道真的很不错,甜香软酥,别有一番美味。
小女孩吃得开心,伸出春葱似的玉指开开心心的捏糌粑,吃血肠,吃奶酪,脸上明媚的笑容犹如神山雪峰上的太阳光,贡珍卓玛和桑姆看得欢喜极了。
燕行坐在男客们坐的一边,看着对面的小萝莉眉开眼笑的俏模样,特别惊奇,小萝莉好像到哪都能找到乐趣,她适应能力之强只能用“变态”来形容。
贺明盛贺明韬没吃过几次藏族餐,不太习惯,不过,外婆家热忱款待,必须要领受美意,吃馕和藏包奶酪,风干牛肉,喝酥油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