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帅哥们尝了河虫团子,乐韵炸小虾米团子和鱼,没让吃货们试吃,帅哥们吃了凉的,再吃太多热的容易伤胃。
吃不到美食,帅哥们只能望而兴叹。
当乐爸看水回来,见到的就是一群年青小伙坐在堂屋暗吞口水,那可怜巴巴的模样甭说有多让人心疼,他可没敢去问自家小棉袄把小青年帅哥咋的了,默默的去割回一大把韮菜回来,慢慢的清洗,沥水。
炸完鱼,乐韵收拾好工具,将煮玉米棒子的锅放火灶上煮,带帅哥们到屋后牛栏房侧面的地方,指挥帅哥们将放在磨子附近的物品搬开,让他们打扫了卫生,清洗磨子,她自己和面,制作饺子馅料。
吃货属性的帅哥麻利的上工,先把墙上和屋檀木上的蜘蛛网清理掉,再清扫灰尘,反正人多,把放磨子的侧房每个角落都来一遍大扫除,连墙面也扫了灰,然后再洗磨子,洗得一尘不染,再拿尼龙膜布盖起来。
把活做完,青年帅哥们又溜回乐家堂屋,望眼欲穿的等着玉米棒子,等几分钟,小萝莉将煮好的玉米棒子锅启下火灶,捞出部分散热。
吃货们将玉米棒子盘端到桌子上用风扇吹,吹凉一点,你一个我一个的又按人头分配,各人拿到手,剥了留着的一层壳啃将起来。
大棚里的玉米是温室里的花朵,乡下的玉米是挨过寒冻受过雨淋遭受过毒太阳烤受过风吹的坚强生物,味道与大棚里的相比是有区别的,后者甜味是天然的,香味也是天然的清香。
吃货们心情美美哒,当把玉米棒子啃吃光,真的比老鼠啃得还干净,芯棒光秃秃的。
想吃的都吃到了,帅哥们无事可做,带上衣服和工具组队去河边捉鱼捉河虫。晁二姑娘也拉上美人弟弟去凑热闹,体验乡村风光。
有晁奶奶和王师母帮择选瓜菜,乐同学进厨房给凤婶做月子餐,同时用只大锅煲鸡汤,就算晁奶奶帅哥们说不想吃大鱼大肉,荤菜还是要的,守着鸡汤烧开,将火弄小点,先去周家接周奶奶过来和晁奶奶王师母作伴聊天。
燕行想了想也跟着小萝莉出乐家,美少年猜着燕少可能想跟乐乐单独聊重要的事情,他便不去了。
燕帅哥跟来当小尾巴,乐韵也没赶他,等到周家屋外,往墙边贴着站,小声的咕嘀“帅哥,你自己家的烂摊子还没收拾好,怎么有空跑来凑热闹”
燕行伸出手掌帮小萝莉遮住太阳光,声音轻轻的“我来一半是私事,另一半是公事,等两天去山里。”
“那就好,我以为你们又侦察到什么线索对我不利,你们要去的地方是不是跟那个坐标有关”燕人不是特意来当保镖的,乐韵放心了,只要没人意图对她家蠢蠢欲动,其他的事可以好商量。
“嗯,就是那里,向阳对某些领域的声波反应比较敏锐,带他再去走一趟才甘心。”
“行,你们办你们的公事,别给我家带来麻烦就行。我要去接我弟弟的外婆了,你麻溜的回去吧,杵在这里会吓到人的。”
小萝莉没因自己和哥哥弟弟的到来生气,燕行一直悬着的心飘飘然的落了地,“嗯”一声,顶着太阳快步跑回乐家,也没进楼房,在屋外的雨棚下赏景。
周奶奶翻晒衣服下楼,因为没啥事,坐在上屋慢慢的细思自己给外孙准备的物品够不够,当小乐乐来接,她老人家也没矫情,跟着乐家姑娘去乐家。
晁老太太、王师母择了瓜苗坐着等周奶奶,当小乐乐把周奶奶接来,晁老太太和王师母将周家老太太拉住坐一起,称为“周妹子周姐姐”,王师母年龄还略小一点儿,叫周奶奶“周姐”。
受到热情招待的周奶奶十分感动,小乐乐结识的京中人都是有身份的,她就是个泥腿子,人家客人那么谦和没架子,比农村里很多人都要大度好说话。
万俟教授和晁二爷在屋后帮忙,周村长带着几个中年大汉搭好雨棚,盖上隔热的布幔,又把放物的架子,灶炉摆放在合适的位置,将锅碗之物搬到屋后,刷好一只锅刷装水,洗蒸桶放锅上,万事具备再通知小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