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宋琬从城里一个老伯那买了一块黑炭,给顾燕急调了个肤色,顺便帮他粘上假胡子以及一道从眉心到左眼角的骇人刀疤。
现在伪装过后的顾燕急不说徐烈了,就算他亲娘站在跟前,都不一定能认出来这是她儿子。
徐烈确实派人搜城,并严查各个出城要道,以及来往商客。
在塔回关生活了这么久,百姓们也都不傻,看到街上突然多起来的官兵,有那么两家关系好的,消息一互通,很快就联想到家中突然多出来的银票。
银票八成就是出自将军府,也不知是哪个好人替天行道,为了不让官兵搜到银票,大家纷纷默契地用油布包裹银票,在家中找个隐蔽的位置挖个洞埋进里,打算等官兵结束搜查,风声过去再用,反正他们也穷了几十年,一年半载对他们而言不算什么。
没搜到人,谭敏带着这个结果回到将军府,徐烈气到,掀了一套茶具。
书房内,谭敏立在下方,左脚边就是一摊未干的茶渍。
徐烈踱来踱去,最后决定道,“那些人估计早已经带着银子离开了塔回关,银子丢失是小,你先带人去帮禹王把宋钦抓住,我们已经损失了齐涑,既然宋钦还活着,就不能让他顺利到黔地。”
谭敏垂首领命,“是,属下遵命。”
徐烈突然想起来一件事,于是问道,“对了,我们给黔地那位蒋参领送的两箱礼到了没。”
只要收拢了这位,再去对付宋顾两家,便轻而易举了。
谭敏回道:“估摸时间,送礼的队伍这两日应该能到黔地,将军您可是禹王的嫡亲舅父,他一个区区几品参将,岂敢不听从。”
徐烈亦是这样认为,这个蒋震并不是什么普通将领,他当初可是被先帝大骂特骂后又贬去黔地,要说他心中对先帝没有恨,徐烈第一个不信。
宋顾两家人可是先帝生前重用的人,就算这个蒋震表面对他们与其他流放犯一视同仁,可心底的仇恨岂是轻易就能化解掉的。
徐烈送去的两箱金子其实就是指一条明路给对方,如果不想下半辈子都苦守黔地,投到禹王麾下就是最好的办法。
黔地。
宋琬和顾燕急带着几个人突然离开后,蒋震过了好几天才习惯。
现如今土豆大丰收,他带着人把能留种的土豆挑出来,按照宋琬所说的方法,储存起来。
剩下几百斤不怎么样的,他按照粗米的价格卖给了村子里的百姓,不过只允许一家买不超过三斤的量。
蒋震尽可能让想买土豆的人家都买到手,村民们买土豆当然不是为了吃,这么高产的粮食,当然留着种。
三百斤种下去能收三千斤,那么三斤种下去说不定也能收获三十斤。
品种不好没关系,心细点,再不济,二十斤总能有的,这就相当于本来只能买两斤粗米的银子,只需要等一年后,就能买到二三十斤的粗米。
二三十斤看起来算不上多,但要知道到时候收获的土豆可还能继续种一次,到时候就是三十斤变三百斤,够一家人吃很久了。
蒋震记得宋琬曾经说的土豆连续种植两年后,田地需要一年的修养时间,不过这一年也不是什么都不能种,宋琬把可以种的告诉他,他又将这些告诉村民,让他们自己决定。
要以蒋震的想法,哪怕第三年什么都不种,光前两年的收成也够吃上好几年。
村民们显然也是这样想的,买来的三斤土豆也不多,有些种在自家院子里,还有些是在田里找块角落种上。
大东村买土豆的人家最多,毕竟狗娃一家当初那一亩地收获三千多斤的事还历历在目。
狗娃一家因为是第一批种土豆的,所以他们今年有三百斤上好的土豆种。
狗娃娘决定明年他们家继续种土豆,两亩地换着种,这样过不了多久,狗娃说不定就能去私塾识字了。
土豆的事弄完,蒋震也没闲着,宋琬临走前交代了宋一他们几个人一个任务,在她回来之前,蒋震藏在后山的那五千人的武力值至少要翻个倍。
蒋震先前正愁找不到训练这些兵的人,他自己又不能长时间不露面,宋琬这个任务可算是解决了他一个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