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长风万里尽汉歌 > 第四百五十六章 中央集权

第四百五十六章 中央集权(3 / 3)

薛永神情肃穆,说着:“臣已经汇总,按照大王的吩咐,上州大府设十营守备,下州设八营守备,山东行省两府八州,州分四上四下,九十二营,每营募五百兵做训,队以上军官皆由熟悉军情之功勋老兵充任。现已经悉数到位,想来经过今冬一季作训,明年定然成军。”

若按照宋室划分,京东两路自然不会仅是两府八州,但现在兴仁府与应天府皆没被陆谦收入,而淮阳军又被划入淮南行省,广济军与东昌合一,淄州、潍州归入青州府下辖,这么一来可不就剩下两府八州了。

除山东行省,淮南行省的守备军也在招募充裕中,只是对比山东军来,淮南军显然还是个小弟弟,还在追赶的路上。

“淮南军各州府尚有缺额,今在编兵额尚不足两万……”

“另五军都督辖下兵马亦已定额,每部两万人,六团战兵,共一万五千人,余者为预备军。”这还只是一个调整方案,就像陆谦亲军于纸面上亦扩充至两万人,号禁卫军一样!

山东之地已经被陆谦彻底纳入掌中一年有余。当初他废除诸多的苛捐杂税,减免钱粮,是说道做到。山东之地的百姓享受了这等善政,一年的时间已叫他们确确实实的体会到了当中的好处。

到手的利益才是最能打动人的。谁也不会看着钱粮从自己手中飞走。

虽然梁山军于山东平民百姓中的号召力,还不能够像后世解放战争时期的PLA那般牛,可与一年之前也已不能同日而语。这应征入伍的青壮数额,就是最好的证明。

陆谦着人密奏,其中有两个关注点,一是乡官,二是增兵。

梁山军待遇不薄,军属有各项优待,遗属抚恤丰厚,更能免税免粮。这都是现成的榜样。

这一年里,梁山军大的伤亡没有,小的伤亡也不断,战死烈士虽多梁山泊周遭百姓,却也有登莱、兖徐之人,他们遗属的待遇可不就是如宣传中一般,比之宋室可有良心多矣。如此自然能使百姓效死,青壮纷纷踊跃入军。

此番事宜多归属兵部职责,薛永的工作完成的很好啊。“此番多有贤弟功劳,吃饭劳苦,叫愚兄实感激不尽。”

薛永精神陡然一震,这些日子里累死累活的疲惫辛苦瞬间尽消散去。当即应着:“小弟能有今日皆大王提携,为大王效力,乃小弟之本分也。只恐力有不逮,以至耽搁大事,方百死莫赎。”话说自从许贯忠来到后,薛永心头就生出了一股危机感来。工作做实卖力又用心。

“贤弟言重了。昔日我梁山虽有颇多好汉,可如你这般良实,志虑忠纯者,却不多得也。林教头是其一,徐教师是其二,贤弟便是其三。”陆谦说的自是实话,那时一些制度都是草创,在内为官者,要的非是锐气进取,而是持重得稳。这方面杨志较薛永也有不如。

薛永高兴的眼泪都要溢出,连做谦虚。

陆谦朗声做笑。他可不是在有意夸之,同样是亲近人,韩伯龙如今为何就显得有些泯然众人了?

还不是那熊山君资质有限,着实不可点化。

而薛永军户出身,先天上就耳闻目染,对军中事宜有所知道。又闯荡江湖多年,各地使枪棒卖药度日,贯看人眼色,知道好歹,为人处世多有手段,更重要的是人细心。“林徐皆在领兵,兵部之职端的非贤弟莫属。而观贤弟为官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可谓大善。”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