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继续说“我很怕辜负了别人。我害怕别人对我好,我却偿还不了。”
姜向晴摸摸她的后背,以示安抚。
她知道,周妙宛生母早逝,继母不慈,父亲又甩手不管。匮乏的亲族之爱,让她永远感念着旁人对她的好。
因为念旧情,背叛她的丫鬟她没有杀,因为念旧情,帮扶过的表姐要对她下手,她亦没有回她一刀。
姜向晴握住她的手,十分认真地说“你总是念着别人,要我说,你不要辜负了自己就好。”
周妙宛重重点头“我不敢了。我曾经为了很多东西而活,但是从此以后,我只图自己开怀。”
姜向晴笑道“你能做到你说的这般就好了。”
两人促膝恳谈了许久,最后,姜向晴和周妙宛吐露了自己的决定。
“这段日子碰了许久的壁,我才发现,是我自己把自己的路想窄了。”
周妙宛听她说话,歪头问“什么窄了”
“我一直在执着将书刻印出来,让医书带着我的名字传扬下去。”
“可是,谁规定的,只有正经刻印、摆在书铺中的医书才能流传千古呢”
姜向晴的眼中光芒烁闪,她激动地说“我想要带我的著说遍走乡野,只要它是有用,纵不识字的小儿老妪亦能记下它。一传十十传百,我身死后,它也不会消失。”
周妙宛很开心看到她这幅模样,笑道“好呀,千百年后,旁人提到我们姜娘子,那也是杏林大家了。”
姜向晴脸一红,她忙道“其实我知道,我自己于治病救人方面的本事不过尔尔。只不过老天垂怜,叫我长了好记性,能记住经过手的药材。”
周妙宛知她话说得谦虚。
她何止是记性好两株看起来完全一致的药草,她一过眼,就能瞧出来细微的差别。
周妙宛忽然很是感慨。
如果姜向晴永远被留在了宫里会如何呢
她可能会被卷入宫闱争斗,不得善终;
也可能籍籍无名,成了太妃终老,每日最大的乐趣就是数宫门口经过了几个小太监。
她由衷地祝贺姜向晴“路上肯定很辛苦,祝你一路顺风。你何日启程我为你做一桌席面吧。”
山高水远,险象环生,一旦姜向晴如她所说的那般启程,恐怕以后她们再见面的机会就寥寥了。
姜向晴忙道“送我可以,席面就不必您亲手做了。”
周妙宛莞尔,她说“不同于采药记载,你既要去乡野间,免不得和人打交道,一个人到底危险,你要不要找人一起成行”
姜向晴突然笑了,她指了指周妙宛身后,说道“不必了,我同他一道去。”
谭世白高大的身影出现在周妙宛背后,他拔出了背后的剑,勾指一弹,朗声笑道“看看,我这家伙什可还够用”
自多年前的那场惊变后,周妙宛已经许久没有看过他拿剑了。
他终于为一人拔出了尘封已久的剑。
此刻,她看看姜向晴,又看看他,脑袋在两人之间转得像个拨浪鼓。
周妙宛很惊喜,却并不意外。
这些年来,他们时来她这儿小住,常打照面。
两人都是洒脱不羁的性格,走到一起不奇怪。
周妙宛有千言万语要说,最终却只笑道“希望你们,永远都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三人皆是大笑。
几日后,姜向晴和谭世白便要出发了。
天公作美,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尽管周妙宛很想多留他们几日,却也没有开口。
临别无需好宴,她为谭世白准备了一壶好酒,为姜向晴打了只缨络。
如此便够了。
三人重重拥抱,就此别过。
也许过几年能见上下一面,也许这就是最后一面。
不重要。
他们终会在山川湖海间重逢。
周妙宛把自己的婚讯公之于众。
邻居们都很好奇是怎样的郎君入得了她的眼。
闹哄哄地来见过后,她们嘀嘀咕咕地又回去了。
“什么嘛,长的还没大俊好看呢。”
“去去去,说什么呢,周娘子喜欢读书人。”
“不是说是哑巴吗咋,又给治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