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我不要”
外公外婆都快70了,两个人靠种田一年忙个万把块,还有小孩要带,在农村的老人里,两人都属于很辛苦的了。纪妈和阿姨总觉得自己没本事不能让外公外婆过上更好的生活,自然更不可能收他们的钱了。
“你和小玲都有。”外公个头不高但是手劲大,“现在我们还能帮上点,等以后我们帮不上了,你再来给我们买买东西看看我们。”
红纸包里塞了足足五千块钱,外婆家的地不多,还不知道要辛苦多久才能赚到。
外公塞钱的时候特意叮嘱纪妈,不能让舅舅舅妈知道。
“你说这什么事啊我们不是来送礼的吗”回去的路上,纪妈把小电瓶开快了点,和三轮车并排,“我爸也不知道怎么想的。”
“找个时间再给他们吧。”纪爸也觉得收了不合适,虽说是他的岳父岳母,但是外公外婆毕竟有三个小孩,要是只纪妈一个收了倒也没问题。
这事纪妈还不好去问阿姨,因为她不知道阿姨那边打不打算退回去,加上外公外婆平时其实更偏纪妈一些,她也不知道阿姨那边究竟给没给,盲目去问毕竟不合适。
“要不现在收着,年底给他们包个大红包”纪时建议道。
“那也行。”
吃完饭回来已经9点多近10点了,温度更是降得厉害,来的时候路上不少人家这会已经关了灯,纪爸把三轮车灯开到最大,怕纪时冷,他车速倒没开太快,夜里很安静,只有风刮着的声音和电瓶车发出的车声。
路过北面的一座大桥,河上还有小船亮着灯,河边上堆着水泥和黄沙,暗暗的看不太清晰,接下来再骑了几分钟路程,路过村西头的那家小卖部,就到了他家门口的那条水泥路。
邻居们都睡了,前后两排只有纪时家还亮着灯。
风吹得纪时脸有些冷,他跺了跺脚,任由灯光照了一会,身体果然暖和起来了。
回到房间,纪时第一时间打开台灯,翻到下午没看完的那一页继续看。
时间如此宝贵,他不想再浪费一分一秒。
或许是晚上在外婆家休息的时间足够,纪时一点也不困,相反,比起嘈杂的白天,宁静的夜晚更能够让他集中精神。
纪时喝着热水,思考的过程中,他额头冒出了丝丝细汗,不过他精神却是很亢奋的,有种能学到至少1点的感觉。
事实也正是如此,12点前,纪爸和纪妈来催了他好几次,纪时嘴上应着,思维却彻底沉浸到看书这件事情上了。
翻完一整本化学书,他又把参考书和练习卷反复去看,一直到最后不再看化学、转去做语文试卷时,他才慢慢有了一丝困意,没办法,语文的默写题和阅读理解是绝对的催眠神器,纪时甚至觉得自己会写睡着。
还是明天再继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