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准备元灯会。”荀亦随手将皮影挂在了手边的影架上,指了指展开的影幕。
“为了这出戏,我还特地把影幕拉长了一节呢”
推车上的影窗是特制的,影窗中间有个卡口,拉开便能把影窗加长小半米。
荀亦笑着开口道“元灯会这出戏场景有点大,得把影幕拉长点才好演。”
“行啊”高乌点了点头,有些抱怨的开口道,“下午见你没过来,我还以为你今天不准备来了呢。”
“怎么可能,我昨天都答应你了,要是我今天不来,那不是白费了你给我找的这个位置了吗”
高乌是当地一个小戏馆的老板,明明自家的生意还算红火,但他却有个怪毛病,总是喜欢跑到公园和老街这边来街头卖艺。
荀亦就是昨天去公园那边表演时,认识的高乌。
高乌醉心于戏曲,戏馆里没活时,他就出来表演,从他时常跑来街头卖艺这一点就能看出他对戏曲的喜爱。
然而他儿子却对这方面不感兴趣,不管高乌怎么劝说都不愿意继承家业。
两相对比之下,高乌对跟爷爷学习皮影戏,还愿意四处表演增长经历的荀亦好感度大增。
知道荀亦要在本地留一个星期时,他特地告知她,今天在老街这里有一场灯会,让荀亦来这边表演,他会给她留一片位置。
荀亦也很喜欢这个大半辈子都沉浸在戏曲之中的男人,两人差着几十岁的年龄,聊天时却意外的很合得来。
才不到两天的时间,二人就已经将对方奉为知己,还约定好了等以后荀亦自己开店,要去给她的店子捧场。
高乌表演的地方并不在这附近,为了这次灯会,他特地拉了自己的几个老伙计一起来表演。
这附近的地方太小了,放不下他们这些人,他们只能去街道的另一头表演。
和荀亦打了声招呼后,高乌顶着路人诧异好奇的目光,大摇大摆的从街道穿了过去。
看着高乌的背影,荀亦笑着摇了摇头,转而将注意力放在了手中的皮影戏之上。
荀爷爷说是不会给她帮忙,但在表演这方面,他还是会搭上一把手的。
不是指他会帮忙耍皮影戏,而是指伴奏这一方面。
他们爷孙出来街头卖艺,总不能把王家两兄弟一起带着,没有了拉琴打锣的人,就只能让荀爷爷顶上了。
这也给荀亦增加了不少的压力,毕竟表演皮影戏的只剩下了她一个人,一些影人数量较多的皮影戏都不能用来表演。
元灯会这一出戏就是荀亦精挑细选之后的结果。
这出戏主打的是场景繁复和影人那仿佛炫技一般的表演动作,整出戏里出场的影人数量不少,但一个场景里最多只有三个影人需要操作。
三个影人的表演,荀亦还是撑得住的,就是换场景的时候麻烦了点。
在荀亦原先的计划中,今天应该要表演出城门这一出戏。
但在高乌那里得知今天会有灯会后,她立马改动了自己的计划,将准备表演的曲目换成了元灯会
这出戏更符合灯会的气氛。
老街人来人往,为了灯会而来的游客们数量众多,荀亦表演的地方是老街中的一个小广场,有不少游客都会在逛完街后在这里歇脚。
在荀亦撑起影窗时,就已经有不少人注意到了她。
这是来干什么的
猜测声不停,耳力极佳的荀亦听见了个小朋友问他妈妈,问她是不是来这里卖烧烤的
荀亦默默看了一眼自己的小推车,从外观上来看,这玩意还真的和那种卖烧烤的小摊车挺像的。
她拉开了影架内侧的大灯,撑着膝盖看向只有她腰那么高的小男孩。
“不对哦小朋友,我不是卖烧烤的,这个车子是用来表演皮影戏的。”
小男孩仰着头看向荀亦,门牙漏风的他说话有些口齿不清。
“皮影戏是什么啊”
荀亦用尽量简单的语言描述道“皮影戏就是一种用影子来表演的戏剧,要来看看吗”
“要”男孩大声应道。